日前,由高要区主导起草的《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获批立项,成为全市首个聚焦“低空经济+智慧农业”的技术标准。近年来,肇庆市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新范式。从果园到稻田,再到农业运输,低空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为这片土地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肇庆市新一心农业公司飞手操作无人机在田间播撒水剂。记者 严炯明 摄
低空经济赋能农业降本增效
7月30日下午,艳阳高照,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社区新江二村一派忙碌的夏种景象。肇丰合作社负责人李永洪致电肇庆市新一心农业有限公司,希望派出飞手为他上午刚种下的秧苗喷洒水剂。
收到农户下单,新一心公司技术人员彭志深携带农用无人机,驱车赶到现场。他将调配好的水剂倒进无人机,随着指尖轻点,无人机沿着设定航线,精准将其施放田间,为水稻生产注入科技动能。“农户刚插秧,无人机播撒高度要升高,不然螺旋桨刮起的风会影响到秧苗。”彭志深说。
不到3小时,李永洪的150余亩水田就完成了播撒工作。这仅仅是低空经济赋能肇庆农业的场景之一。近年来,我市各地亦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农业融合场景,如鼎湖区桂皮种植户用无人机在深山运输桂皮,封开县借助无人机将苗木运输上山,广宁县构建无人机低空吊运体系,实现竹苗、肥料等物资的山地定点运输……
农业领域使用无人机,其优势在于降本增效。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在农作物种植领域,无人机作业防治效果比传统施药机械提高15%至30%。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一天的作业面积可达500亩以上,配合移动电源,开展植保作业范围达到200至300公里。
广东益信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温超然表示,公司所管理的约200亩无人智慧农场,日常植保全部依靠无人机,施肥喷药只需3个小时左右可完成,而人工作业则要两天。“你别小看这差距,如今夏种时节,雨水频繁,喷药稍晚就会导致虫害扩散蔓延。”他补充说。
借助无人机植保,成本较人工大幅下降。作为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的企业,新一心公司拥有农业无人机十余台,每年作业面积5万至6万亩。公司负责人陈志楷算了一笔账:无人机植保每亩价格在8至18元,同样面积请工人的成本起码要100元以上。相较传统农业,无人机植保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
制定技术规程保障行业有序发展
在肇庆,“低空经济+农林植保”的应用已然成熟。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肇庆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7.66万亩,共有农牧渔企业1800多家、农民合作社3600多家、家庭农场9900多家,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约64万亩,预计实施“低空经济+农业”作业面积376万亩、巡田约77.19万次。这些成果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动“低空经济+农业”模式。
据了解,市供销集团天禾公司已利用无人机作业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目前,有两家供销系农服公司入选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整合农机合作社、金融服务、农资、农技服务资源,以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为抓手,覆盖“耕、种、管、收”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如今,全市建有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2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家、县级7家。
不过,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作业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陈志楷透露,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作业规范有所不同,例如水稻在不同阶段,无人机设置的飞行行距与高度都不同,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但各公司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同,为农业带来的生产效果也有所差异。
为提高作业效果,高要区主导起草地方标准——《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能更好地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先进、高效、低毒防控技术,不断扩大统防统治的覆盖面。
“作为技术操作规范,该规程对今后农业生产上使用无人机操作过程产生的纠纷,能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保障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护航绘就农业新未来
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低空经济在农业应用中仍面临挑战,例如土地的碎片化难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田地上的电线杆和网线,阻碍无人机作业等。
陈志楷坦言,如今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一方面涌现大量从事无人机植保公司,价格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机型更新迭代快,收入难以支撑购买机器成本。
另外,无人机农业植保一年集中在几个月,平时这些飞手就只能从事挖掘机手、便利店店员等工作。工作强度大、收入一般,难以长时间留住飞手。“我们期待相关规范出台后,飞手的培养更规范,同时推动本地农田集约化,有助于低空经济发展。”
据悉,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在农业监管方面,加大渔业水域巡视、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的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渔业养殖投喂、散养畜禽防疫示范、山地果蔬运输服务。
同时,依托市供销社植保无人机新型服务团队、新一心公司等农服主体,培育高素质飞手开展飞防作业,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并利用我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瞄准华农大变量施肥无人机和点射式有序播种无人机,推动节约环保农用无人机在我市的示范应用。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