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绝对不能砍!这是秦始皇亲手种下的帝王树!"七十三岁的护树员老孙头死死抱住电锯。
"不砍全村都要渴死!你看看这树,一天要喝掉8吨水!"村支书李建国怒吼着。
"2000年了,它见证了多少朝代兴衰!"
"见证?它快把我们全村的水都吸干了!"
两人争执不下,围观村民分成两派,吵声震天。
这棵需要二十个人合抱的千年银杏,三年来异常表现越来越严重。
李建国咬咬牙,启动了电锯。老孙头瘫坐在地,嘴唇哆嗦得说不出话来。
01
山东青云村的这棵千年银杏,村志记载已有2000年历史。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路过此地,亲手种下这棵银杏苗,祈求江山永固。历代皇帝东巡都会在此祭拜,故被称为"帝王树"。
树高三十五米,胸径达到5.1米,需要二十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巨大的树冠如同一把金色的巨伞,遮盖着大半个村庄。
村里的《古树志》记载,这棵银杏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银杏树,被誉为"活化石中的活化石"。
每年秋天,满树金叶飞舞时,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靠着卖银杏果、开农家乐,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三年前的早春,护树员老孙头最先发现了异常。
"怪了,这树怎么发芽了?"老孙头自言自语。按说二月份还是深冬,银杏应该光秃秃的,可这棵帝王树却冒出了嫩绿的芽苞。
更奇怪的是,新长出的叶子呈现罕见的金银双色,一半金黄一半银白,美得让人惊叹,却又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这叶子...以前没见过啊。"老孙头绕着树转了好几圈。
村民李大妈路过,瞅了一眼:"哎呀,这树成精了吧?大冬天的还发芽。"
"别瞎说,这是好兆头。"老孙头赶紧制止,"帝王树显灵了。"
可到了夏天,更诡异的现象出现了。
明明没有风,银杏树却开始自发摇摆。树冠轻微但持续地晃动着,像是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它。
"老孙,你看这树怎么在动?"村民小刘指着银杏问。
老孙头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无云,连一丝微风都没有,可银杏的枝叶确实在轻轻摇摆。
"风水书上说,树自摇者,必有灵性。"老孙头若有所思,"这是好事啊。"
但年轻人不这么想。
"什么灵性?我看是有问题。"小刘撇撇嘴,"正常的树怎么会无风自摆?"
最让人费解的是,到了秋天,银杏叶子拒绝变黄凋落。往年这个时候,满树金叶飘洒,美如画卷。可今年,叶子一直保持着那种诡异的金银双色,直到深冬也不肯凋落。
"这不对劲啊。"村支书李建国也察觉到了异常,"银杏叶子怎么不掉?"
更要命的是,银杏开始"喝水"了。
以前这棵树靠天吃饭,雨季充沛,旱季也能挺过去。可从那年春天开始,银杏周围的土地开始发干。
老孙头每天都要给树浇水。一开始是一桶水,后来变成两桶,三桶...到了年底,竟然需要每天浇灌1.5吨水!
"这树怎么这么渴?"老孙头纳闷。一吨半水,相当于他挑水150趟!
村民张三嘲笑他:"老孙头,你这是瞎操心。树大自然喝水多。"
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张教授来了之后,所有人都不笑了。
"这个情况确实非常异常。"张教授带着一群研究生,围着银杏测量了整整三天,"一般银杏树每天需水量在150-250升之间,1500升已经超出正常范围6倍以上。"
"张教授,这正常吗?"李建国忐忑地问。
张教授摇摇头,指着手里的检测报告:"更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似乎在自主调节生长周期。正常银杏有明确的季节性变化,但它现在的生理活动完全打乱了。"
"什么意思?"
"简单说,它像是'醒了'。"张教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从沉睡中苏醒的巨人,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
最让专家们震惊的是树干温度。
"正常情况下,树干温度应该接近环境温度。"研究生小王拿着红外测温仪,"但这棵银杏的树干温度比周围高3-5度,仿佛内部有热源。"
"热源?"李建国瞪大眼睛。
"我们还发现,它的主根已经深入地下50米,远远超过了正常银杏的根系深度。"张教授皱着眉头,"这种现象在植物学上极其罕见。"
专家们走了,留下更多的疑问。帝王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突然"苏醒"?它在寻找什么?
老孙头坚持认为这是祥瑞,每天更加虔诚地照料银杏。可年轻村民们开始担心起来。
一棵树,真的会"醒"吗?
02
第二年春天,帝王树的异常行为进一步升级。
需水量从1.5吨暴增到4吨。老孙头从早忙到晚,像个陀螺一样在银杏和水井之间不停转悠。
"老孙叔,您这样下去身体受不了啊。"村民小刘心疼地说。
"不行啊,帝王树不能渴着。"老孙头擦着汗,"这是秦始皇种的树,比咱们的命都金贵。"
但更诡异的现象接踵而来。
首先是罗盘失效。
村里的风水先生老王带着罗盘来看风水,结果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完全无法定向。
"怪了,这罗盘用了三十年,从来没出过问题。"老王拍拍罗盘,"怎么一到这银杏树下就不行了?"
他换了个位置,罗盘立刻恢复正常。可一靠近银杏,指针又开始疯狂打转。
"邪门!"老王收起罗盘就走,"这树有问题!"
接着是动物的异常反应。
村里的土狗开始集体对银杏咆哮。每到傍晚,所有的狗都会面向银杏方向狂吠不止,吠声凄厉,让人毛骨悚然。
"这些狗怎么了?"村民们议论纷纷。
更奇怪的是,村里的鸡鸭鹅都不敢往银杏方向走。以前家禽经常在树下觅食,现在宁可绕远路也不愿靠近。
"动物的直觉比人敏锐。"村里的老兽医摇头叹息,"它们能感觉到危险。"
最让人不安的是井水异常。
青云村只有一口深水井,是全村的生命线。可从那年夏天开始,井水出现了诡异的"倒流"现象。
"李支书,您快来看看!"管井的老张急匆匆找到李建国,"井水在往上冒!"
李建国赶到井边,只见平静的井面突然涌起水花,井水向上翻滚,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井底推它。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建国从来没见过这种现象。
"不知道啊,就这样冒了十几分钟,然后又恢复正常了。"老张也是一头雾水。
更要命的是,银杏周围500米内的农作物开始无故死亡。
玉米苗莫名其妙地枯黄,小麦拔节后就不再生长,大豆开花后豆荚空瘪。农技站来检测土壤,各项指标都正常,就是作物长不好。
"这树是妖怪吧?"有村民开始抱怨,"把庄稼都害死了。"
到了第三年,银杏的需水量突破了8吨大关。
8吨水!相当于四十个成年人一天的用水量!
村里的深水井开始供应不足。全村300多户人家,不得不到10公里外的镇上拉水车。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村民代表找到李建国,"咱们得想办法。"
李建国也愁白了头。他跑了县里市里无数趟,得到的答复都是"再观察观察"。
面对日益严重的供水困境,村民们分成了两个阵营。
以老孙头为首的十几个老人组成了"守护派"。
"这是帝王树显圣!"老孙头在村民大会上慷慨陈词,"秦始皇在天有灵,正在通过这棵树保佑咱们村!"
"保佑什么?保佑咱们没水喝?"年轻村民小刘反驳。
"你懂什么?"老孙头瞪眼,"帝王树有灵性,它正在守护村庄抵御灾难!你们看,这三年来咱们村风调雨顺,没有一个人得大病,这不是保佑是什么?"
守护派的老人们每天轮流到银杏下祭拜,烧香供奉,虔诚得不得了。
以小刘为首的年轻人则组成了"讨伐派"。
"什么帝王树?就是妖树!"小刘在另一次聚会上愤愤地说,"大家看看,它把咱们村的水都吸干了,庄稼都害死了,这是保佑吗?"
"就是!"其他年轻人附和,"一棵树把全村人都拖累了。"
"我看它就是个吸血鬼,不,是吸水鬼!"
讨伐派威胁要集体外迁,让青云村成为"鬼村"。
两派争论不休,村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更雪上加霜的是,外界开始传言。
"青云村养了个树妖。"邻村的人开始这样说。
"听说那树成精了,一天要喝8吨水。"
"要我说,早该砍了。一棵树把全村人拖累成这样。"
面对外人的嘲笑,青云村村民的尊严受到了极大冲击。
有风水师上门,声称银杏树"反噬主人",要收费做法事。也有所谓的"驱魔大师"闻风而来,说要降妖除魔。
县里的态度也开始微妙起来。
"李书记啊,如果这棵树真的影响到周边村庄的供水,我们可能要采取强制措施了。"县领导意味深长地说。
李建国明白,这是在暗示他要么解决问题,要么县里就要强制砍树了。
可问题是,这棵银杏是国家二级保护古树,砍了要坐牢的。不砍,全村人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
更让人头疼的是,银杏的异常现象还在继续升级。
03
就在村民们为树的去留争论不休时,帝王树开始展现更加诡异的现象。
最先是声音。
"李支书,您听到了吗?"小刘半夜跑到李建国家,脸色苍白。
"听到什么?"
"树里面有声音!"
李建国披上衣服,跟着小刘来到银杏下。
夜深人静,银杏在月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两人屏息凝神,仔细倾听。
"哗啦...哗啦...哗啦..."
确实有声音!像是水在管道里流淌,又像是巨大的血管在搏动。
"这...这是什么声音?"小刘哆嗦。
李建国脸色也变了。他走进树干,声音更加清晰。仿佛有无数条水流在树干内部奔涌,汇聚,然后向下流淌。
"会不会是地下暗河?"李建国猜测。
"哪有暗河在树干里的?"
第二天,消息传遍了全村。
"那树真的有问题!"村民们议论纷纷。
"里面肯定有什么东西!"
"我看是龙王爷在里面洗澡呢。"大妈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更诡异的现象接踵而来。
银杏树根部开始出现环形下沉。
老孙头在给树浇水时发现,原本平整的地面,以银杏为中心,出现了一个直径20米的环形凹陷。
"李支书,您快来看看!"老孙头慌忙找到李建国。
李建国来到银杏下,看到眼前的景象也吃了一惊。地面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向下拉扯,形成了一个浅浅的圆形坑洞。
"这坑有多深?"李建国问。
"目测得有半米深,而且还在继续下沉。"老孙头也说不清楚原因。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银杏果的异常。
每年秋天,银杏会结出白果,村民们靠卖白果能赚不少钱。可今年的白果味道变得极其刺鼻,不是正常的银杏果香味,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怪味,像是腐烂又像是化学品。
"这果子还能吃吗?"村民们拿着变了味的白果,不知道怎么办。
"千万别吃!"村医老李检查了白果,"这味道不对,说不定有毒。"
往年靠银杏果赚钱的指望也落空了。
最诡异的是银杏的"季节错乱"。
春天的时候,银杏突然冒出了满树的金黄叶片,就像秋天一样。可还没等村民们反应过来,叶子又变回了翠绿色。
"这树到底怎么了?"村民们都看懵了。
"春天长秋叶,这违背自然规律啊。"
连动物们也感到不安。
鸟类再也不在银杏上筑巢了。以前树上总有喜鹊、麻雀筑巢,现在连飞都不愿意飞过去。
昆虫也开始绕道而行。蚂蚁搬家时,会特意避开银杏周围的区域,宁可绕个大圈。
蝉鸣的时候,唯独银杏树上没有声音,一片死寂。
"连虫子都怕这树。"村民们开始真正感到恐惧。
最让人不安的现象是"树的游走"。
有村民发誓,他们在半夜看到银杏树在"走动"。
"真的,我亲眼看见的!"大妈王婶言之凿凿,"昨晚我起夜,看见那树慢慢地移动,像是要走到别的地方去。"
"胡说八道!树怎么会走?"有人不信。
"我也看见了!"另一个村民附和,"树根都在蠕动,像蛇一样。"
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谬,但越来越多的人声称在夜里看到了银杏的"异动"。
更神秘的是,银杏树下开始长出从未见过的植物。
那是一种蓝色的小花,只有指甲盖大小,但散发着强烈的香味。最奇怪的是,这些花只在银杏树下生长,离开树的范围就完全没有。
"这是什么花?"村民们围着这些蓝色小花议论。
"从来没见过,会不会有毒?"
"别碰,说不定是妖花。"
老孙头却认为这是好兆头:"这是仙花!帝王树真的成仙了!"
但讨伐派的声音更大了:"这就是证据!这树肯定有问题!"
种种诡异现象让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
支持砍树的声音越来越大,而护树派也更加坚持己见。
村子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外界的势力开始介入了。
04
银杏的异常现象很快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各方关注。
首先来的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王教授。
"这是一棵极其珍贵的古银杏。"王教授是国内研究古树的权威专家,"2000年的银杏,在全国都是罕见的。从科研价值来说,它是无价之宝。"
"可是教授,这树现在的情况..."李建国想解释银杏的异常。
"什么情况都不能砍!"王教授态度坚决,"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砍了要负刑事责任的!"
专家组对银杏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检测。
"地质雷达扫描显示,银杏树下确实存在大型空洞结构。"技术员指着探测报告,"空洞深度约30-50米,横向范围覆盖直径100米的区域。"
"什么意思?"李建国听得云里雾里。
"简单说,银杏树下面是空的。"王教授皱着眉头,"可能是天然溶洞,也可能是...其他什么。"
"其他什么?"
"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专家们带来了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县里派了两个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看守银杏,防止有人破坏。
这下好了,想砍树更难了。
接着来的是开发商。
"李支书,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啊!"天元生态旅游公司的张总西装革履,满脸笑容,"我们想承包这棵银杏树,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张总展示了精美的规划图:以银杏为中心,建设"千年银杏祈福园",配套温泉酒店、民俗村、银杏博物馆等设施。
"您看这效果图,多漂亮!"张总指着图纸,"2000年的帝王树,再加上这些神奇现象,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
给出的条件很诱人:承包银杏及周边500亩土地,每年给村里350万租金,还要解决全村人就业,修建道路和供水设施。
"350万!"村民们听说有这么大一笔钱,眼睛都亮了。
"够咱们村用多少年了!"
"还解决就业,以后不用出去打工了!"
"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修新的供水设施。"
连一些原本支持砍树的年轻人也动摇了。350万啊,平均每户能分到一万多,这可不是小数目。
但老孙头坚决反对。
"不行!绝对不行!"老人家气得胡子直颤,"帝王树是咱们祖宗传下来的,不能给外人!"
"孙叔,您想想,有了这笔钱,咱们能过上多好的日子?"有村民劝他。
"钱能买来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吗?"老孙头反问,"这树一旦给了外人,还是咱们的吗?到时候咱们自己都进不去了!"
村民们又开始分化。年轻人大多支持承包,觉得能解决经济问题。老人们多数反对,认为不能把祖宗的东西交给外人。
更复杂的是,县里的态度也很明确。
"李书记,这个旅游开发项目很不错啊。"县领导找李建国谈话,"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你们村要好好考虑。"
"可是村民们意见不统一..."
"做思想工作嘛,要从大局考虑。"县领导意味深长地说,"这样的机会不多,错过了可惜。再说,你们村的供水问题也能一起解决。"
李建国明白了,县里是支持这个项目的。毕竟350万的投资,对县里的GDP也是个不小的贡献。
在各方压力下,李建国感到前所未有的纠结。保护银杏,村民没水喝。砍掉银杏,要负法律责任。承包给开发商,老人们不同意。不承包,村民们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神秘人士登场了。
一个自称"古树研究专家"的老道士来到村里。
"贫道法号清虚,云游至此,听闻有古树成精。"老道士仙风道骨,手拿拂尘,"特来一观。"
他绕着银杏转了三圈,又掐指算了半天,最后摇头叹息。
"此树已成气候,非同小可。"老道士故作高深,"树下必有异物,不宜轻动。"
"道长,您说的异物是什么?"村民们围着他问。
"天机不可泄露。"老道士卖关子,"不过贫道可以做法镇压,保一方平安。只需香火钱三万八..."
"滚蛋!骗子!"小刘直接把老道士轰走了,"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
可老道士的话却在村民中传开了:"树下有异物。"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银杏树下到底有什么?
8吨水都流向了哪里?
那些诡异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
村民们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
05
进入夏天,青云村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银杏的需水量依然维持在每天8吨的恐怖水平,村里的供水问题雪上加霜。
最要命的是,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村里唯一的深水井水位急剧下降。
"李支书,井快干了!"管井的老张急得团团转,"再这样下去,全村人都要没水喝了!"
李建国来到井边,用手电筒往下照,水位确实下降了很多。以前用绳子放下去三米就能打到水,现在得放到七八米深。
"还能坚持多久?"李建国问。
"最多半个月。"老张忧心忡忡,"如果再不下雨,或者那棵树继续这样喝水,咱们就真的没水了。"
消息传出去,全村炸了锅。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小刘召集年轻人开会,"咱们必须行动了!"
"砍树!必须砍树!"
"等死吗?为了一棵树让全村人渴死?"
讨伐派的声音越来越激进。有人提议半夜偷砍,有人建议用火烧,还有人要去县里闹事。
而守护派也不示弱。
老孙头组织了十几个老人,轮流在银杏树下"护树",24小时不离人。
"谁敢动帝王树,先从我们身上踏过去!"老孙头态度坚决。
"您几个老人能拦住全村人吗?"小刘气急败坏。
"拦不住也要拦!"老孙头寸步不让,"这树是老祖宗留下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两派对峙,剑拔弩张。
村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夫妻之间因为砍树问题吵架,父子之间因为观念不同冷战,邻里之间也开始分裂。
更糟糕的是,外界的压力也在增加。
邻村开始限制青云村村民到他们那里取水。
"你们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别连累我们。"隔壁张家村的村支书明确表态。
县里也开始施压。
"李书记,我们接到投诉,说你们村因为一棵树影响了周边村庄的正常生活。"县领导的语气变得严厉,"如果再不解决,我们就要强制执法了。"
"强制执法?"李建国心里一沉。
"该砍就砍,不要因小失大。"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县里已经失去耐心了。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村里发生了一件更加诡异的事情。
有村民发现,银杏树周围的温度异常。
"你们摸摸这地面。"村民老李指着银杏树根部的土地,"怎么这么烫?"
大家伸手一摸,果然!地表温度明显比其他地方高,就像有地热一样。
"该不会地下有火山吧?"有人猜测。
"咱们这儿哪来的火山?"
更奇怪的是,有村民在夜里听到了更多的声音。
除了之前的流水声,现在还有类似心跳的"扑通扑通"声,还有像是呼吸的"呼...哧...呼...哧..."声。
"这树里面真的有活的东西!"目击者发声说。
"会不会是龙?"有人大胆猜测,"地下有龙,银杏是龙的家?"
"放屁!什么年代了还信龙?"年轻人不屑一顾。
但这些传言却在村民中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
有人说银杏树下镇压着古代的妖怪,有人说地下有古墓,还有人说那里是外星人的基地。
在这种诡异氛围中,一个更加大胆的声音出现了。
"既然专家也搞不清楚,那就锯开看看!"李建国在村民大会上提出了这个建议。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锯开?"老孙头瞪大眼睛。
"对,不是砍树,就是锯个小口,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李建国解释,"如果里面真的有什么东西,大家也就死心了。如果没什么,那就证明这树确实有问题。"
"这...这算不算砍树?"有人问。
"不算,这叫科学探索。"李建国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讨伐派立刻表示赞成。
"对!锯开看看!"
"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支持科学探索!"
但守护派坚决反对。
"不行!绝对不行!"老孙头激动得站起来,"一锯子下去,帝王树就毁了!"
"孙叔,就锯个小口,不会伤到树的。"
"放屁!哪有锯树不伤树的?"
争论再次爆发,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激烈。
最后,李建国不得不提出投票表决。
结果是:赞成锯开探查的126票,反对的74票。
多数票通过。
老孙头瘫坐在椅子上,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完了...帝王树完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砍树派...不,现在应该叫"探查派"欢欣鼓舞,开始准备电锯和人手。
护树派则如临大敌,发誓要阻止这次"暴行"。
一场前所未有的冲突,即将在千年银杏树下爆发。
而此时,没有人知道,他们即将见证一个震撼世界的秘密。
06
2025-08-03,注定是青云村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天。
一大早,村子里就聚集了所有的村民。支持锯树探查的,反对的,还有抱着看热闹心态的,黑压压一片人全部围在银杏树下。
李建国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扛着从镇上借来的电锯,脸色凝重。
老孙头则带着十几个老人,死死守在银杏树前,态度坚决。
"绝对不能锯!"老孙头声音颤抖,但态度坚定,"这是咱们村的根!这是秦始皇种的树!"
"孙叔,您让让,就锯个小口,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小刘劝说。
"不行!一锯子下去,两千年的帝王树就毁了!"
围观的村民分成两派,各自为自己的观点呐喊助威。
"锯开看看!"
"不能锯!"
"搞清楚真相!"
"保护古树!"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这时,县里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你们想干什么?"县林业局的张科长质问李建国,"这是保护古树,不能随便动!"
"张科长,我们不是砍树,就是探查一下。"李建国解释,"您看,这树现在每天喝8吨水,把全村人都拖累了。我们就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那也不能锯!这是违法行为!"
"可是全村人都没水喝了!"村民们群情激愤,"总不能为了一棵树让几百号人渴死吧?"
张科长被村民们的情绪感染,也有些犹豫。确实,供水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活。
"那...那你们小心点,就锯个小口。"张科长妥协了,"不能伤到树的主体结构。"
老孙头听到这话,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银杏的根部不撒手。
"谁想锯树,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孙叔,您别这样..."村民们都不忍心。
"不行,我答应过我爷爷,要守护这棵树一辈子。"老孙头眼泪汪汪,"这树要是没了,我也不活了。"
现场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时,天元旅游公司的张总也赶到了现场。
"各位乡亲,大家冷静一点。"张总拿着合同,"我们公司愿意立刻签约,马上支付首期款项100万,先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100万现金!这对村民们来说是巨大的诱惑。
"真的?"有人问。
"千真万确!"张总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大家同意开发旅游项目,钱立刻到账。"
村民们开始动摇了。100万啊,能解决多少问题!
但老孙头依然不为所动。
"多少钱我也不同意!帝王树不是商品!"
李建国左右为难。作为村支书,他要考虑全村人的利益。继续僵持下去,村民们会渴死。签约开发,又对不起祖宗。锯开探查,也不知道会发现什么。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先锯开看看再说。"李建国咬咬牙,"如果里面真的有什么,咱们再商量。如果没什么,那就证明这树确实有问题。"
他启动了电锯。
"嗡——"
电锯的轰鸣声在静谧的村庄里显得格外刺耳。
老孙头瘫坐在地上,嘴唇哆嗦得说不出话来。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电锯慢慢接近银杏的树皮。
就在锯片刚刚接触到树皮的那一瞬间...
所有人都听到了那个声音。
"呼...吸...呼...吸..."
清晰的呼吸声从切口传来,节奏缓慢而深沉,仿佛有巨大的生物在树干内部沉睡。
李建国的手僵在半空,握着电锯不知所措:"这...这不可能..."
老孙头瘫坐在地上,嘴唇发白:"老天爷啊...这到底是什么..."
就连见多识广的张科长,此刻也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身体不住地颤抖:"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违背了所有的科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