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一季红薯半年粮”,此时正是红薯膨大的旺季,为了红薯长得更好,我们这里还要给红薯翻腾!
其中前些天就看见了老家种的红薯开花了,老人说‘红薯开花,夫妻分家’!
估计不少人也都有听说过,哪这到底是啥讲究?红薯开花有啥预兆,为何夫妻要分家呢?
先说说红薯的“前世今生”!
你们知道红薯是什么时候,谁传入我国的吗?
别看现在红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它可是个“外来户”。这东西原产美洲,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算下来也就四百多年历史。
而且早期的时候,它被当地人当成宝贝,是禁止出口的!
说起来,红薯能在中国扎根,还得感谢两个人。一个是福建人陈振龙,他在菲律宾看到红薯耐旱高产,多次想把它带回国,最后想了很多办法,灵机一动偷偷把藤条缠在缆绳上带回国内;
另一个是徐光启,就是写《农政全书》那位,他不光推广种植,还总结出一套种植技巧。从这以后,红薯才在我国到处生根发芽!
在过去,红薯的地位可比现在高多了。旧社会灾年多,小麦水稻受天气影响大,红薯却皮实得很,哪怕是贫瘠的山地也能长。
很多时候,它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粮”,因此就有了“一季红薯半年粮”的说法。直到现在,不少农村老人对红薯还有特殊的感情,说它是“救命粮”,在当时有红薯吃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红薯开花,夫妻分家”,是什么意思?这话从哪儿来?
先明确一点:红薯确实会开花,但在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很少见,特别是在北方基本难得一见。
在南方偶尔就能见到红薯开花,你们见过吗?我是见过多次!它开的花有点像牵牛花,淡紫色或白色,一串串的还挺好看。
那为啥会有“红薯开花,夫妻分家”的说法呢?其实这是老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的“谐音梗”加“联想梗”。
过去农村人靠种地吃饭,红薯不开花反而结的块根多;要是开花了,就意味着养分都用去长花了,地下的红薯可能结得少,甚至长不大。
一年的收成受影响,家里的经济就紧张。老话讲“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子紧巴了,夫妻俩难免拌嘴、闹矛盾,久而久之就可能被外人传成“分家”。
说白了,这说法反映的是老百姓对收成的担忧,跟红薯开花本身没啥关系。
而且在古代对于很多不常见的现象,又解释不清楚的,就会加入一些不好的联想,甚至迷信的色彩!在古人看来,红薯就是不会开花的植物,吃的是地下的根茎,繁殖也是地下的根茎,所以认为红薯不会开花,如果开花了就是反常的现象,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比如过去还有“竹子开花,全村搬家”的说法,这个就和红薯开花一样,也是因为开花少见而产生的误解,竹子是禾本科的植物,生命到终点了就会开花结果的,也是为了繁殖后代!
那么,如果红薯开花了,到底有啥影响?
首先说结果:红薯开花后也会结果,就是像小铃铛似的蒴果,里面有1-4粒种子。
但这种子能不能种呢?能是能,可种出来的苗长得慢,结的红薯又小又少,产量比用根茎种差远了。
这就解释了为啥咱国内种红薯,从来都是用红薯藤扦插,或者用小红薯块育苗,没人用种子种。
一方面是种子繁殖产量低,另一方面,红薯这东西“认环境”,你用哪块地的藤扦插,它就基本能保持原来的产量;用种子种,长出啥样全看“运气”,老辈人可不愿意冒这险。
至于开花的影响,主要还是看为啥开花。红薯开花跟光照、温度关系大,南方光照时间短的地方偶尔会开,北方只有遇到特殊天气才可能开。
一般来说,开花会分走一部分养分,可能让红薯长得小一点,但影响不算特别大,不至于绝收。
现在种红薯都讲究科学管理,就算开花了,适当追肥、掐掉花穗,就能把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啊,真遇到红薯开花,犯不着担心“分家”,顶多是当年的红薯个头小点儿。
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大多是当时生活的写照,藏着他们对自然的观察。但放到现在,很多说法就有了新解释。就像“红薯开花”,以前是担心收成,现在顶多算个稀罕事儿。
你见过红薯开花吗?你们那儿关于红薯有啥有趣的说法?评论区聊聊,让咱也长长见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