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中师范大学可火了!
2025-08-03,华中师范大学ALICE和LHCb两个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共享2025年“科学突破奖”的基础物理学奖!
要知道,“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2012年在美国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最具影响力的基础科学工作研究。2025年度设立3个“生命科学突破奖”、2个“基础物理学突破奖”、1个“数学突破奖”共6个单项奖,每个奖项的奖金均为300万美元,是目前科学界奖金最高的奖项之一。
获奖的背后是华中师大的底蕴。作为师范教育领域的顶尖学府,华中师大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211、双一流,校园以桂花树著称,被誉为“森林式大学”“花园式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创立于1903年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学校位于武汉,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
2025年,华中师大在职博士招生涵盖学校课程与教学(045171)、学生发展与教育(045172)、教育领导与管理(045173)、汉语国际教育(045174)、应用心理(045400)、电子信息(085400)、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心理学(040200)、中国语言文学(050100)9个专业,且在招生政策上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师范界的“金字招牌”——教育学四驾马车
教育学作为华中师大的王牌学科之一,全国排名前三,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课程与教学是一线名师的“课程设计师”进阶。这是给真正在课堂里摸爬滚打的人准备的赛道,从事一线教学或教研5年,有省级教研论文1篇就可以报考,包括《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增刊也算数。如去年武汉一所实验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张珂(化名)老师,凭一节省级优质课一等奖、一篇《湖北教育》教研随笔就拿到入场券。
学生发展与教育是班主任、心理老师的“第二成长曲线”。如果你天天和学生、家长、心理测评量表打交道,这个专业能让你把经验“学术化”。只要从事学生工作5年,论文或课题和学生心理、德育、生涯教育相关即可报名。如襄阳某中学心理教师刘海(化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持过一个市级生涯课题,发表过两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就被导师一眼相中。
教育领导与管理是给带“长”字的量身定做。如果你是幼儿园、中小学、中职或者高校的园长、副校长、校长、书记,这个专业就是为你写的剧本。从事管理岗位累计5年,近三年有教育管理类论文或课题或成果奖就可以报名,例如《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省级论文、市厅级课题就可以达标。如2024级广州某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媛(化名),39岁,两篇《人民教育》案例就顺利通关,“面试时导师只问我怎么把‘双减’落地,我把学校课后服务的账本和照片一摊,十分钟结束战斗。”
汉语国际教育,让孔子学院成为研究现场。这个专业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金矿。高校国际中文教师、孔院中方院长、公派教师,只要5年以上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一篇核心就能登船。如广西某大学对外汉语教师李强(化名),曾驻印尼孔院三年,带着一套“本土化汉字教学课件”来面试,面试评委一致认为:“把课件写成教材,你就是下一部国别中文教材的主编。”
首年上新:045400 应用心理学博士
华中师大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脑与认知实验室设备价值2亿元,其研究紧跟国际前沿,例如参与航天员心理测评等国家级课题。
2025年之前,华中师大心理学只有学术型博士,没有在职博士。今年学校首次把“应用心理学”放进专业博士篮子,招生对象锁定高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师、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教育测评机构技术骨干,只要有心理学或教育学硕士、5年全职心理工作经历、一篇核心论文,或主持过省部级课题主持就可能上岸。
江西上饶某区教育局心理教研员王豪(化名)连夜写了2000字研究计划,主题就是“初中生学业焦虑的纵向追踪”,导师第二天回信:“数据我来帮你找。”
四、专项计划:国家给你发“通行证”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由教育部点名华中师大牵头,为8所中西部师范院校定向培养博士。只要你是那32所高校的在编教师、教育学硕士、5年教龄,就能以全日制身份入学。采取集中授课+分段回岗,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学费2万/年,4年8万元,性价比很高。
如青海某师专教师赵健(化名),带着“藏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课题来申请,面试时导师组直接给了90分:“这就是国家需要的研究。”再如贵州黔东南某高中语文老师苗雨(化名),带着“苗汉双语阅读推广”课题而来,面试时导师给的意见是“你的样本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活案例”,直接绿灯。
港澳台招生计划专为港澳永久居民或台湾户籍定制,硕士学历或同等学力即可。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可选非全日制,公共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体育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等专业均为全日制。2024级香港某大学毕业的孙慧(化名),用粤语讲了一节“香港小学普通话教学痛点”,导师当场首肯:“大湾区研究样本有了。”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专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2025年博士研究生在骨干计划内实施2个专项,其一是南疆高校教师专项,招生专业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040200心理学,招生对象不限民族、不限生源地,被录取考生毕业后定向到南疆地区高校就业就可以。
其二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招
生对象不限民族,但考生须在新疆(含兵团)或报名时在新疆(含兵
团)工作满3年以上的考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是教育部单列指标,只招高校专职辅导员、院系党委副书记、学工部长。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本科、硕士所学专业不受限制。只要从事高校党务或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在职在岗就可以报考。如武汉高校学工部副部长史晖(化名),带着“00后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课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最后面试,导师问“数据共享吗”,史部长回答:“全校3万学生后台实时开权限。”
五、事先联系导师是关键
华中师大在职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导师具有一票否决权。
无论是报考教育博士或应用心理学、电子信息博士,提前联系导师,俗称与博导套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材料审核、复试综合考核阶段,由招生单位包括招生导师在内的专家组成“材料审核小组”“复试综合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材料评价审核、复试综合考核。可以说,导师的意见起着决定性作用。
提前联系导师能够让考生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需求,同时也能向导师展示自己的研究兴趣、专业背景、未来研究计划和实践成果,争取获得导师的认可。如果考生能够与导师详细面谈,并高质量完成导师布置的专业创作/设计,那么录取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同学们,桂子山“在职读博”:不转档案、不脱产、国家专项兜底、导师阵容豪华!南湖水畔,华中师大等你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