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局势升级,乌克兰对中国的制裁力度也越来越大,在继“逮捕2名中国间谍”之后,泽连斯基签署了新一轮制裁法案,将对多家中国企业和个人发起制裁,因为这些企业和个人都在“援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局势持续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这场冲突给乌克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在国际支持的支撑下,乌克兰努力维持着军事抵抗,并试图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对俄罗斯施加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政府在近期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行动。先是在 7 月 10 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发布消息,称逮捕了 2 名所谓的 “中国间谍”,理由是他们涉嫌窃取 “海王星” 导弹的技术机密并意图带回国内。“海王星” 导弹在俄乌冲突中曾有过亮眼表现,
例如在 2022 年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击中导致其沉没,因此其技术被乌克兰视为重大军事机密。但从实际情况看,中国解放军的高超音速反舰弹道性能远超乌军的这种亚音速反舰导弹,乌克兰所谓中国窃取其技术机密的说法缺乏合理性。
紧接着,泽连斯基签署了 “欧盟第 18 轮对俄制裁同步令”,将对中俄伊等国 53 名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
此外,还单独对 5 家中国实体进行制裁。这一系列行动表明,乌克兰在对俄制裁的道路上,试图进一步扩大范围,将与俄罗斯有经济往来的其他国家企业也纳入制裁体系。
泽连斯基政府此次制裁的主要理由是 “援俄”。乌克兰方面声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中有 60% 的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并且这些被制裁的企业都和 “俄罗斯影子油轮舰队”、“军用稀土供应链” 有关。
从 “俄罗斯影子油轮舰队” 角度来看,美西方国家为了制裁俄罗斯,对其能源贸易发起禁令,禁止其他国家购买俄罗斯能源。但实际数据显示,被制裁后的俄罗斯能源业务利润不减反增,中国和印度更是成为俄罗斯的两大能源进口商。
在乌克兰看来,这些与俄罗斯能源贸易有往来的中国企业,就是 “俄罗斯影子油轮舰队” 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要对其发起制裁。
而关于 “军用稀土供应链”,当前整个西方世界在中国的稀土管制下,武器生产陷入困境,而俄罗斯的武器却能保持高速生产。
由于中国垄断了全球 80% 的稀土供应,乌克兰认为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稀土,才使得俄罗斯武器能够大量生产,所以也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制裁。
然而,这些理由站不住脚。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秉持中立立场,多次强调不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
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而且,俄罗斯自身拥有较为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和资源储备,并非完全依赖外部供应来维持武器生产。
泽连斯基政府的这些制裁措施,实际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徒劳之举。
持续 3 年的战乱,已经让乌克兰的经济和生产进入崩溃边缘。据相关数据显示,乌克兰 2022 年 GDP 暴跌 28.8%,尽管在国际援助及经济模式转型的支持下,2023 年实现了 5.3% 的增长,但经合组织预计 2024 年经济增长率约为 3.5%,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等重要行业陷入严重衰退,税收负担持续增加,公共财政处于灾难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连本国的贸易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却对中俄等国的企业进行制裁,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从被制裁的中国企业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和乌克兰并没有太多业务往来。以大疆无人机为例,早就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出口市场。相反,乌克兰却通过各种走私渠道采购中国的无人机,并将其改造成军用无人机应用在战场上。
这充分说明,乌克兰在经济和军事需求上,对中国产品存在一定依赖,其制裁行为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理性。
此外,乌克兰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也可能引发反制措施,进一步损害乌克兰自身的利益。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单方面的制裁往往会破坏正常的贸易秩序,导致双方都遭受损失。而乌克兰在经济本就脆弱的情况下,显然难以承受这种损失。
泽连斯基政府对中俄伊企业下黑手的行为,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试图通过此举向美西方国家展示其坚定立场,获取更多支持。
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制裁不仅无法对俄罗斯造成实质性打击,还会进一步加剧乌克兰自身的经济困境,在国际舆论上也难以获得广泛支持。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下,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问题,才是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正确途径,而不是采取这种单边制裁的对抗方式。
参考资料:
泽连斯基批准乌克兰制裁中国实体,外交部:敦促乌方立即纠正——北京日报客户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制裁中国等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中方回应 坚决维护合法权益——鲁中晨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