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发稿日,陈佩斯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戏台》累计票房超过2.91亿,片方可以分到的票房是9700万!
据专业人士透露,陈佩斯为了把戏台打造成流芳百世的作品,不惜斥资一亿,哪怕投资方在开拍前两个星期撤资6000万,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抵押房产,完成电影拍摄!
《戏台》原本是陈佩斯在话剧舞台上演出的作品,线下巡演效果非常棒,老爷子能把自己打磨十多年的剧本搬到电影舞台,说明他对该作品有着绝对的信心!
但电影人有信心和电影拿到高票房完全是两码事,只要是商业片,就离不开炒作,如果你舍不得拿出足够多的钱去做宣传,结果就是:资本不买单,院线不买单!
8月2日,猫眼平台为《戏台》绿色的单日票房是2900万,目前已达成1700万,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戏台》今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亿回本”的目标
按理来说,自己拍摄的电影回本了,将来每一天增长的票房都是利润,陈佩斯应该开心才对,但他真的笑不出来,有3点原因
原因一,回本靠粉丝
2.9亿票房怎么来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50后,60后,70后,80后这些非院线消费主力之所以愿意为陈佩斯新作买单,不是他们觉得这部电影非看不可,而是觉得陈佩斯这个人干净,很了不起,不该在拍电影这件事上翻了车
中老年人,都看过陈佩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春晚上演过的小品,也都因看他和父亲陈强合作的喜剧电影而笑得前仰后合,中国老百姓懂得感恩,年轻时的你给我带来了快乐,等年老的你需要帮助时,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原因二,年轻观众对他的作品不感冒
任何一部电影想要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都要符合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审美,从走进院线支持陈佩斯电影的观众画像来看,它吸引的是中老年人,说白了,《戏台》这个作品并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陈佩斯不仅干净,还很要强,他希望把老百姓对电影错误的认知纠正过来(小品是喜剧电影不该成为主流),但从结果来看,他失败了!
原因三,《戏台》恐成陈佩斯最后一个作品
早在路演时期,就有观众问过陈佩斯,之后是否打算把其他话剧作品翻拍成电影?
当时陈佩斯的态度是,戏台已经花了一个亿,而其他话剧作品需要的场景更大,演员更多,言外之意就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戏台》能够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让片方赚到钱,陈佩斯才有信心继续拍下去
反过来,如果斥资一亿打造的《戏台》只是让投资人回了本,同时又吸引不到年轻观众,又如何谈下一个作品呢?
所以,综合来看,电影戏台并没有迸发出陈佩斯想要看到的能量,至于几年之后大家能否回过味儿来,认为这部电影被严重低估,就留给时间去解答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