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这片宇宙,到底是个圆滚滚的球,还是无限延伸的平面?甚至可能是个像马鞍一样的奇怪形状?这个抽象的问题藏着宇宙从诞生到终结的全部线索。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话,聊聊宇宙的身材密码。
宇宙的形状,其实由一种叫空间曲率的东西决定。简单说,就是空间本身会不会拐弯。科学家用一个叫Ω的数值来衡量,它是宇宙里物质和能量的总密度,跟一个临界密度的比值。这个数值就像宇宙的身材指标,决定了它的几何模样。
如果Ω大于1,宇宙就是正曲率的。想象一下把三维空间捏成一个巨大的球体,平行的光线往前跑着跑着会慢慢聚到一起,画个三角形内角加起来会超过180度。这种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就像地球表面,你一直走不会碰到墙,但最终可能绕回起点。这时候的物质密度比临界值高,大概每立方米多于6个质子,引力的拉扯会让宇宙的膨胀慢慢减速。
要是Ω刚好等于1,宇宙就是零曲率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平坦宇宙。这时候空间符合咱们学过的欧几里得几何,平行线永远不相交,三角形内角和不多不少正好180度。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些宇宙诞生时留下的余温,它的温度变化尺度刚好符合平坦模型的预测,误差还不到0.2%。这种宇宙可能无限大,也可能是像三维环面那样的有限结构,只是我们还没找到边界。
还有一种情况是Ω小于1,这时候宇宙是负曲率的,形状有点像马鞍。平行光线会越跑越远,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这种宇宙里物质密度不够,引力拉不住膨胀,最终会无限加速变大,慢慢变成冰冷的虚空。
科学家怎么测量这看不见的曲率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个重要线索,它就像宇宙的婴儿照片,里面的温度小波动藏着空间弯曲的痕迹。平坦宇宙里这些波动的尺度和理论算的一样,要是宇宙是封闭的球体,这些尺度会被放大,开放的马鞍形则会让它们缩小。普朗克卫星拍了多年的数据,多数结果都支持平坦宇宙,但也有研究说密度可能比临界值高5%,暗示宇宙可能是个封闭的球,这事儿到现在还在争论。
关于星系的分布,科学家观测星系团之间的距离,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刚好符合平坦宇宙的预测。还有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的弯曲程度,也就是引力透镜效应,观测到的结果也更偏向平坦模型。
并且,宇宙的形状直接决定了它的终极命运。正曲率的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会被引力拉回来,最终可能大挤压成一个点。平坦宇宙会一直膨胀,但速度慢慢变缓,最后所有恒星熄灭,归于热寂。负曲率的宇宙则会加速膨胀,星系越离越远,直到连光都无法相遇,变成永恒的黑暗。
现在我们知道,宇宙在40亿年前就开始加速膨胀了,这背后是占宇宙68%的暗能量在推波助澜。暴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宇宙这么平坦,早期宇宙经历过一段极速膨胀,把一个皱巴巴的气球吹得无比巨大,表面的弯曲自然就看不出来了。但暗能量的脾气还没摸清,如果它的性质随时间变化,说不定平坦的宇宙未来也会偏向开放。
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宇宙高度接近平坦,曲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很可能无限延伸。但还有很多谜团没解开:如果是平坦的,它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暗能量会不会突然变脸改变宇宙的命运?未来更高精度的观测,比如CMB-S4项目,还有引力波探测,可能会帮我们找到更精确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