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南的江迭公路,摩友王先生反映,“一辆白色奔驰车逆行向我冲来,差点把我的摩托别倒,旁边就是百米深悬崖!想不到,她下车后竟猛踹我的摩托车尾箱,还从路旁捡起石块。”谈及自己的遭遇,王先生希望对方道歉,赔偿自己的损失。
同样是开破大奔的,一个持证,一个持砖,怎么有种无奈的感觉,开这车容易让人变嚣张。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总会想起驾校教练那句话:开车上路是带着一吨多重的凶器在移动。
在普通城市道路乱来可能只是剐蹭,在悬崖公路任性往严重了说就是谋杀未遂。
摩旅爱好者,他们每年在险峻山路上的死亡率是汽车司机的二十多倍,除了自身防护不足,更多是被违规汽车逼入险境。
这次舆论一边倒支持王先生,某种程度也是对这种长期不平等的反弹。
在悬崖弯道逆行超车,不仅是对规则的漠视,更是对生命的轻蔑。特殊路段的交通违法,法律从来不会手软,罚则只会更重,因为代价可能是人命。
很多人以为“逆向超车”只是扣三分、罚两百的小儿科,那是普通城市辅路的标准。到了盘山公路、隧道、桥梁这些被官方盖章的危险路段,规则立刻翻脸。
公安部163号令规定得很清楚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直接记6分,如果再加上不按规定超车、穿插排队车辆,这几板斧下来,一本驾照当场就去了一半血量。
类似事件在甘南这样的险峻路段并非首次。去年就有丰田车主在甘孜类似路段逆行威胁他人,最终被罚款记分外加拘留。但这次奔驰女司机的行为更加恶劣,不仅危险驾驶,还涉嫌故意毁坏财物和恐吓。
特殊路段的交规从来都是从严从重。比如隧道桥梁超速20%就直接扣6分罚500,恶劣天气超速处罚翻倍。有些连续下坡路段专门设了避险车道,非紧急情况占用直接记6分罚2000。
这些规定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可惜总有人觉得规则是给别人定的。
那这次并没有出事,也能算性质严重吗?刑法里的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并不以结果论英雄,而是以行为制造的风险值定罪。
换句话说,只要你在悬崖边玩逆行超车,哪怕没碰到摩托车一根螺丝钉,也已经把公共安全置于高度危险之中,妥妥的从重情节。
这种情况下,甚至连保险也可能靠不住。商业险条款里一般都有规定: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失不赔。
逆行超车被交警定性后,保险公司可以拍拍肩膀说“您自个儿来”,修车钱、医疗费、护栏赔偿全得自掏腰包。
更现实的是,悬崖路段往往属于旅游热点,交警、路政、文旅、安监多部门联勤。
一旦出舆情,罚单就不是唯一后果——景区管委会可能会把驾驶员列入“高风险游客”名单,同车人未来购票都得额外审核;运输企业要是被牵连,星级评定直接降档,导游和司机饭碗一起砸。连锁反应会一波接着一波。
这些年类似的事件,每次都会引发关于执法标准的讨论。为什么总有人敢在悬崖边玩命超车?因为违法成本太低。普通逆行罚款两百,还不够加半箱油。
但如果像某些省份那样把特殊路段违法与征信挂钩,或者引入累积加重处罚,效果会不会好很多?这次事件最让人后怕的是,万一摩托车真的被别下悬崖,就不是赔钱道歉能解决的了。
从技术层面看,那个U型弯道确实堪称死亡陷阱。路面宽度只够两车交错,外侧就是百米悬崖,连护栏都是简易的。当地司机都知道要排队缓行,偏偏有些自驾游客把国道当赛道开。
还有一个冷知识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逆行、倒车、穿越中央分隔带等违法行为,不能通过线上学习减免记分。
这意味着扣掉的6分只能硬扛,扛满12分就得去车管所报到,重新考科一。而实习期驾驶员更惨,一次性记满6分直接注销准驾车型,相当于半年白练。
悬崖边的每一次违规,都是对死神的一次招手。这事最讽刺的是,亮证姐还未落幕,又来一个石头姐,女司机以为自己在争取几分钟宝贵的时间,最终可能搭进去几个月甚至更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