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早些时候曾公布过一份《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说到2035年人口目标要达到380万人~400万人。
按照今年人口为290万(约数)来计算,也就是说,未来十年(2025-2035年)需要增长70万人(约数)!折算就是一年需要七万人!
有人说,以这几年人口出生率和流入人口数量来看,一年七万也不成问题。可是,他忽略的是,其实银川的人口流出数量也是蛮大的。加上自然死亡率的人口,一进一出,其实银川的人口增长已经趋缓下来。
简单来说,银川人口增长压力比较大。需要重点抓的是“留人”。
今天早上,“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实习”网上报名,出现“系统卡顿、访问缓慢、无法访问”等情况。很多人都归结为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其实从侧面也反映出其实银川作为区域城市,不愁没人!
只是,这些岗位都不是长久的,实习结束后,他们何去何从?是继续留在银川的话,有什么岗位适合他们?有数据显示,宁夏去年高校毕业生留宁率跌破30%,所以,问题最终还是回到“留人”之上。
而要说出生率,宁夏出生率列居全国第三,看似亮眼,可是,生下来需要养吧?育儿补贴确实可以缓解一定的压力,可是,面对“养”和“教”的成本,没有造血能力的生育政策,终究治标不治本。
与此同时,银川通过这些年的铺垫,其实,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期,可是由于人才的制约,不得不“踩刹车”。
一方面人才留不住,一方面产业招不到人,有些矛盾。
要破解银川“留人难”的困局,可能循环是关键。比如,必须构建“产业-人才-城市”的良性循环。
或许,以职业大学为契机,打造“产业人才蓄水池”,围绕重点产业链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是一个好方式。同时深化“十万人才留银计划” 并构建阶梯式人才政策,对实习毕业生提供“三年跟踪计划”,包括租房补贴、创业贷款等延续性支持,避免政策“断崖”。
让“银才回流”不失为一个好捷径,只是怎么吸引这些离家的游子?单纯的情怀明显作用不大!
说优势,其实银川非常突出!可以说,银川在西北城市中独具“生活成本洼地”优势。着力将房价收入比、通勤幸福感等软指标转化为招才品牌,配套建设青年友好型社区,打造好“15分钟品质生活圈”“教育强市”等,一样还有机会。
当城市能提供“够得着的工作”与“留得下的生活”,人口自然增长便水到渠成。毕竟,人才与城市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双向奔赴的化学反应。
当然,说谁都会,做起来就需要下大力气了!
银川加油!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