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社区儿童服务真的太贴心了,本来还担心孩子的暑假生活怎么安排?没想到社区暑期开设了行知课堂,不仅帮我解决了假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也让孩子的暑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杭川社区居民程可欣妈妈这样说道。自2023年成立以来,合肥市包河区杭川社区牢牢坚持儿童友好的理念,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环境友好”等方面切入,链接整合多方资源,努力为辖区儿童营造友好的成长环境,让儿童健康幸福成长。
空间友好,自由成长。杭川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四楼1600平方米的活动室进行了适儿化改造,配备了阅读空间、动感体能、科普空间、音乐厅、舞蹈室、书画室、母婴室、小剧场、图书阅览室等十几个儿童特色功能区,让孩子们拥有充足、温馨的活动空间。此外,在下辖的两个小区依托架空层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室,并对辖区杭川公园加强管护,让孩子们在友好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学习和成长。
儿童为本,服务友好。杭川社区坚持儿童为本,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开展儿童友好服务。社区引进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专业化、项目化运营儿童服务项目,以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课后托管、兴趣培养、家庭教育、红色教育、经典诵读、科普制作等数十项服务,全年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深受儿童和家长们的好评。
参与友好,保障权利。为搭建儿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营造倾听儿童心声、尊重儿童权利、响应儿童需求的友好参与氛围,社区探索建立了“儿童议事厅”。通过平等友好的议事,儿童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社区服务的项目设计、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小区游乐设施的增加等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不仅让儿童服务更贴近儿童的心声,也让儿童在参与中增强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多方联动,环境友好。杭川社区积极链接、整合多方资源,为儿童营造友好的成长环境。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家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等家长学校活动,为家长赋能,提升陪伴的质量,从而为儿童成长营造友好的家庭环境。社区对辖区残疾、困难等特殊儿童建立档案,针对性地开展爱心助学、心理辅导、走访慰问、困难救助等行动,让困难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营造友好的社区环境。社区联合辖区合肥师范附小四小、杭州路幼儿园等驻地单位,常态化开展防溺水、消防演练、安全出行等安全教育,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余秀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