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民最近有点懵,打开国际新闻,满眼都是“印度造假”“印媒编故事”的标题;切换到国内平台,却看到一片“西方抹黑印度”“国际阴谋论”的怒吼,这种撕裂感像一把钝刀子,每天在数亿印度网民的信息流里反复切割。
事情要从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说起,冲突结束后,印度官方和媒体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胜利庆典”,举国狂欢整整十天,社交媒体上,印军“击落巴铁战机”“摧毁巴核设施”的捷报铺天盖地,民族主义情绪烧得滚烫。
然而几天后,《纽约时报》一记重锤砸下:所谓“巴基斯坦核基地遇袭”照片实际来自加沙,宣称“炸毁卡拉奇港口”的视频竟是五年前旧片翻新,连海军发言人都被逼承认“战果”纯属虚构,印度网民第一次集体愣住,我们到底赢了还是输了?
更魔幻的还在后头,当假新闻比例飙到全球第一时,国内舆论却调转枪口指向“境外势力”,
莫迪政府在这轮信息泥石流中扮演的角色相当微妙,面对经济低迷、农民抗议和失业率飙升,政府竟授意媒体大吹“军事胜利”,将国内矛盾转向巴基斯坦。
老百姓被煽动得高喊要“核平巴基斯坦”,全然不顾两国都是拥核国家,俄罗斯媒体都看不下去,发文警示南亚濒临核战争边缘,宗教冲突与种姓矛盾在假新闻助燃下,让印度社会成了“火药桶”,当外资撤离、汇率暴跌时,莫迪的“大国梦”在数据面前显得苍白。
7月底,美国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理由直指印度采购俄装备和能源,反对党痛斥莫迪外交失败,国大党主席质问:“这就是你们华盛顿谈判换来的友谊?”
而此刻的莫迪政府正悄悄向中国伸出和平橄榄枝,明眼人都懂:这既是应对美国压力的缓兵之计,也是对中印实力差距的清醒认知。
耐人寻味的是,当新德里试图对华示好时,印度海军四艘战舰正扑向南海,8月2日抵菲的“德里”号驱逐舰编队,计划于8月3日与菲律宾在黄岩岛附近启动联合军演。
莫迪政府挑动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自己却躲在“例行活动”名义后随时准备抽身,这种外交精算,连菲律宾学者都看穿了:印度在把马尼拉当“替死鬼”。
印度网民的焦虑,本质上是一场自我构建的数字马奇诺防线崩溃,当民族主义叙事成为政府转移矛盾的工具,当媒体沦为权力遮羞布,民众对真相的辨识力必然被集体催眠,而国际舆论的批评,不过是戳破了皇帝新衣的那声童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