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拍摄到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25”的中方参演舰艇与俄方参演舰艇一同艉靠停泊:这是中国海军适应俄罗斯海军体制的战术演练—可是,为何中国海军在国内和访问其他国家时却甚少采用这种靠泊战术呢?
中国海军在本国的军港基本上都是T形码头泊位,舰艇基本上都是舰体侧舷直接停靠泊位:T型码头是突堤式码头,形状像字母“T”,垂直海岸线延伸入海,两侧可停靠大型军舰。这种码头格式适合舷靠式停泊,便于快速补给油料、弹药等物资,可是,建造成本高昂。例如,中国的小口子航母基地拥有超大型T型码头,长度达560米,宽120米,可同时停泊两艘10万吨级航母。这种T型码头多见于中美等海军强国,也是许多国家海军军港常见形式;
俄罗斯海军的艉靠停泊方式固然出击效率高,可是后勤极为不便:这与前苏海军相比,印证了俄罗斯海军的衰败和无奈—大部分军费都被用到维护老旧大型舰艇、人员工资、乌克兰战争等,基础设施建设只能滞后,无力改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海军的舰艇适应性真的很强:无论是艉靠停泊还是舷靠停泊,中国海军官兵均可以采用,而且,后勤保障体系运用如常,切实保障我军海内外战斗力;
当然,这次联合军演,俄罗斯可以向中国学习更多的综合控域作战战术:凭借单一舰艇性能和火力作战的时代早就过时了,俄海军也遭受过惨痛教训。而且,在远东地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必须面对美国第七舰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海军等,它们的实力,尤其是潜艇在海军排名榜上都是很靠前的……所以,俄罗斯海军可以向中国海军编队学习反潜、海空陆一体综合制域战术等,特别是中国的万吨级潜艇救援舰和补给舰—这是俄罗斯望尘莫及却渴望许久的大家伙,他可以认真学习它们的特点、战术;
说句实话,俄罗斯复苏的巡洋舰在电磁条件下,反制高超音速导弹、无人艇群、水下潜艇、无人机群的综合反击能力太弱了—单舰堆砌一大堆导弹和舰电真心过时—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
总体上,俄罗斯海军什么时候实现舷靠停泊了,估计就是崛起之时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