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媒8月3日消息报道称,路透社伊斯兰堡消息——今年5月爆发的一场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动用中国产武器成功击落印度空军最先进的法国制造“阵风”战斗机,事件不仅震动印度,也在全球军备市场引发强烈反响。但路透社援引多位知情官员披露,战机被击落的关键原因并非“阵风”性能不济,而是印度方面对中国PL-15远程空对空导弹射程的严重情报误判。
显然,这些外媒对于发生在5月7日的印巴空战还是格外关注,尤其是关注阵风战机为何会败于歼-10C战机,他们也想找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而这次路透社是援引多名巴基斯坦与印度官员的信息,据他们披露,5月7日凌晨,印度空军对巴境内目标发动空袭,作为回应,巴空军出动了中方制造的J-10C“猛龙”战机,并成功击落至少一架法制“阵风”战机。
此次战斗被军事专家称为“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空战”,约有110架战机在夜幕中交锋。显然这场空战震惊了全世界的军事界,毕竟中国装备能够轻松击落西方高端军事装备,已经令整个西方世界极为震惊。但是追究原因,路透社却给出了印度误判的答案。路透社采访的两名印度官员与三名巴基斯坦官员均指出,阵风战机的性能并非造成其被击落的关键。真正的原因是印度方面对中国制造的PL-15空对空导弹射程误判。
按照路透社的报道,印度方面始终都认为巴基斯坦装备了J-10“猛龙”战机与PL-15导弹。但是印度官员表示,他们原以为PL-15的射程仅约150公里(出口型的数据),因此阵风飞行员错误地认为自己处于安全距离之外。结果阵风战机在毫无防备之下被“伏击”。而这样的说法似乎也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认可,路透社对一名巴基斯坦空军官员采访时得到证实,这名巴空军官员对路透社证实:“我们对他们(印度空军)发起伏击"。
不过对于双方之间的说法 这显然是战术问题,不过这种战术问题在路透社的报道当中,显然成为了印度在这次空战失败当中的关键原因所在。按照报道,印度方面显然是相信了中国对外出口霹雳15空空导弹的射程数据,也就是说 霹雳15空空导弹的射程为145km,而印度方面是按照这个作战距离来进行空中防御。然而现实是巴基斯坦方面的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是在200km,而印度的阵风早就已经进入到了其射程范围之内。
对于路透社及外媒的相关报道,其实在一定程度上 应该是给这次空战寻找一个借口,同时也是要让印度背锅,但又不想让印度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印度方面相信了霹雳15空空导弹拥有145km的射程,而印度相关空军的作战计划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制定,那么就注定了印度在这场空战当中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是最终的失败。而这样的逻辑也恰恰给印度找到了失败理由,印度也没有必要再推脱是西方战机技术不行了。
说白了,这种说法无非就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证明是印度的情报错误,而并不是西方战机技术已经落伍了。西方的结论无非就是不想让世界舆论认为西方的军事技术已经落后,西方的军事技术在空战当中,已经完全败给了中式装备体系以及作战理念。那样的话,西方的武器装备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将会遭遇滑铁卢,这才是西方军工集团以及西方利益集团最不想看到的。
但问题是印巴空战的结果已经是事实,他们不可能像印度那样全盘矢口否认,如何改变对西方军工质疑的不利境地?显然就是当下西方军工集团以及利益集团想要扭转的关键。如今他们将问题归咎于印度的情报问题,认为印度低估了中国霹雳15空空导弹的射程,才导致印巴空战失败的结果。而这种结论也就完美避开了西方战机技术不行,他们的空中侦察以及监测体系已经不及中方的关键实质。
而有趣的是文中只确认巴方击落了一架阵风战斗机,所谓“只击落一架”不过是西方体面的说法而已。事实上,巴基斯坦不仅截获了对方指挥系统和飞行员的通话信号,据可靠消息称,当时巴方共锁定了41架战机,实际击落6架,只是出于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考虑,没有全部出手。如今纠结于“击落几架”早已无意义,真实数据早已由巴方正式通报中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