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8 月 1 日上午韩国上演了一场持续 140 分钟的“大戏”。韩国特别检察组前往首尔拘留所,试图执行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拘捕令,结果以失败告终。
此前负责“内乱嫌疑”调查的特检组就三次强制拘押尹锡悦未果,这次换了特检组调查其妻子金建希涉嫌违规获取民调案件,还是碰了壁。尹锡悦以“视力恶化、可能失明”为由拒绝配合,特检组说服无果又无法动用武力,只能撤退。
正文
尹锡悦可不是个“软柿子”,他曾经是检察系统出身,对法律程序那是门儿清。这次以健康问题为由拒绝配合,律师还提交了诊断书,称其病情恶化,有失明风险。但特检组和拘留所都不买账,觉得他身体基本正常。
很明显这“健康风险”就是他用来拖延调查和审判的法律工具。回顾韩国历史,前总统被调查、被捕的事儿不少,可尹锡悦身份特殊,他不仅是前总统,还是前检察总长,曾经是“清算他人”的主力,现在成了被清算对象,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更娴熟,自然更难对付。
李在明的“司法革命”:彻底废除大检察厅的野心的对手不是文在寅,而是李在明。两人同属进步阵营,但风格大不同。文在寅曾试图用人事安排削弱检察系统,结果逼出了尹锡悦这个“政坛刺客”。李在明则直接推进一项堪称“司法革命”的提案——彻底废除大检察厅。
这项改革要是通过,韩国维持了 80 年的集中化检察体制将被拆解。原本统一的起诉与调查职能会被分拆到多个机构,大检察厅只剩下行政性质的起诉事务,调查权归其他部门。
这可不是简单的改革,而是重建,直接斩断了检察系统的垂直权力链条,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影响力。到那时,尹锡悦就算再打“健康牌”、用程序拖延,也难以对抗制度的重构。
李在明选择此时动手也是有现实考量的。他自己也曾是司法系统调查的对象,要是不能主动出击,很可能陷入和尹锡悦一样的境地。与其坐等别人动手,不如先发制人掌握主动。这在韩国政坛并不少见,尹锡悦当初也是借助“肃贪”之名打击政敌,现在不过是角色互换。
特检组表示“下一次将采取强制手段”,这引发了争议。有人觉得应该强制执行,以维护法律权威;但也有人担心强制手段会引发暴力冲突,破坏程序公正。尹锡悦的支持者认为他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反对者则觉得他是在逃避调查。这种争议反映了韩国社会在司法公正和权力制衡方面的不同诉求。
结尾
尹锡悦曾经依靠制度的力量将朴槿惠、李明博送入监狱,如今制度却将他推向审判席。对抗 140 分钟,只能拖一时,拖不掉全面清算。在制度和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的机关算尽不过是临时屏障。韩国政坛这场权力博弈还在继续,未来制度重构和权力制衡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