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全世界的面,美海军上将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现场国会大佬全都懵了
华盛顿的国会山,向来是美国政治精英们高谈阔论的地方,但2025-08-06这一天,一位四星上将的发言却让整个听证会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考德尔上将突然说:“中国海军应该停止扩军,否则美国只能以两倍速度造舰才能维持平衡。”
这句话的杀伤力不亚于一枚深海鱼雷,因为它不是威胁,而是一种近乎无奈的承认。
美国海军,这个曾经纵横全球的霸主,如今竟公开承认自己无法在造舰竞赛中跟上中国的步伐。
更讽刺的是,就在考德尔发言的同一周,美军刚刚集结18国海军,在“护身军刀-2025”演习中模拟封锁中国海上通道,一边挥舞大棒,一边喊“别还手”,这种自相矛盾的戏码,连台下的议员们都忍不住皱眉。
美国海军的焦虑确实有其现实依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美海军作战舰艇数量已滑落至290艘这一关键心理关口,而同期中国海军的现役主力舰艇数量已稳步攀升至370艘以上。
按照当前建造和服役进度推算,中国海军的艘现代化舰艇数字差距正在以每年20-30艘的速度持续扩大。
更令美国海军高层忧心的是其舰艇更新计划中的结构性矛盾,根据2025-2026年度规划,美军将退役包括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内的19艘老旧舰艇,而同期能够补充的新型舰艇仅有6艘。
这种"入不敷出"的换装节奏,正在使美国海军的规模优势加速流失。
面对这一困境,五角大楼并非毫无作为,2023年提出的"381舰艇计划"曾被视为重振美国海军雄风的战略蓝图,该计划预计到2043年建成一支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的舰队。
然而两年过去,这一宏大构想正遭遇多重现实挑战:造船工业基础萎缩导致产能受限,关键技术岗位人才短缺造成工期延误,而不断追加的预算要求更让国会倍感压力。
与中国造船业雨点般的建造效率相比,美国海军想要实现其扩军目标可谓任重道远。
福特级航母问题频出,在建造之初可谓是赚足了关注,但实际上时间一拖再拖,预算也一再加码,美军被迫转向“闪电航母”,但战斗力远逊于传统航母。
换句话说,美国海军正陷入“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退役速度”的死循环,考德尔的“喊停”,更像是马拉松选手跑不动了,冲领先者喊“你跑慢点”。
考德尔甚至搬出了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暗示中美可以签个类似的协议来限制海军规模,但历史不会重演,当年的条约是列强们经济疲软下的妥协,而今天的中国既无财政压力,也无意愿自缚手脚。
考德尔的“和平倡议”很快被现实打脸,就在他发言的同一天,美军在关岛试射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射程覆盖南海,从发射到命中仅需2分48秒。
这种“一手举橄榄枝,一手扣扳机”的操作,连美国智库都看不下去,直言“白宫的战略混乱比中国舰艇数量更危险”。
中国没被吓住,今天,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启动,43艘舰艇的规模直接回敬了美国的“18国联军”。
考德尔的喊话,实际上是一场“打不过就谈判”的战术试探,但问题在于,美国既不愿削减全球军事存在,又无力维持技术代差,最终只能在担忧中越陷越深。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发展始终围绕自身需求,没有满世界建基地,也并未频繁发动海外干预。
当美国抱怨“中国军舰太多”时,或许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太平洋上真正的“不稳定因素”,恰恰是那些挂着星条旗的舰队?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造船厂的订单里——当美国还在为“381计划”争吵时,中国船坞中的新舰正一艘接一艘下水。
考德尔的喊话不会让中国放慢脚步,反而让世界看清了一个事实:21世纪的海权,不再由美国独家定义。
你们觉得美国是真想谈判,还是单纯在拖延时间?如果中美海军实力差距继续拉大,美国下一步会出什么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