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佛山基孔肯雅热病例激增,累计病例已超过6000例,疫情形势严峻。为应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佛山于7月29日宣布启动Ⅲ级响应。与此同时,福建省福州疾控中心也迅速行动,发布健康提示,要求来自佛山等高风险地区的返回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这一系列措施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紧迫的现实?
香港医院有接收一名基孔肯雅热怀疑个案,涉及一名曾到爆疫重灾区佛山的12岁男童,他现已入院。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日前曾表示,如有怀疑个案,或会先安排入院隔离。据了解,个案涉一名12岁男孩,潜伏期曾在佛山逗留14日。男童回港后不久即出现发烧、皮疹和关节痛,并在联合医院留医,经核酸检测对基孔肯雅热呈阳性,目前因轻微症状转入玛嘉烈医院。
自7月以来,佛山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不断上升,尤其在顺德区和南海区,疫情尤为严重。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统计,短短几周内,佛山的病例从几百例飙升至6000多例,令市民和卫生工作者倍感压力。当地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组织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和居民共同参与灭蚊行动,以控制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广州市和中山市也相继发布了蚊媒监测结果,显示出全市蚊媒风险等级处于中风险,多个街镇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尤其是在广州市的监测中,12个街镇被确认存在较高的蚊媒密度,令人担忧的疫情发展态势让人心生不安。
福建的警报拉响
面对佛山疫情的恶化,福建省福州疾控中心迅速作出反应,发布紧急健康提示,要求所有来自佛山及其他高风险地区的返榕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这一措施不仅是对疫情的警惕,更是对市民健康的高度负责。福州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务必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同时,福州疾控中心还特别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建议市民在外出时做好蚊虫叮咬的防护,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并使用含有避蚊胺或避蚊酯的驱蚊剂。市民们被告知尽量选择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住宿,以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在佛山,随着疫情的升级,社区的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加强。志愿者们走上街头,积极参与灭蚊行动,清理小区内的积水,消除蚊虫滋生的环境。顺德区更是增加了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和核酸检测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当地卫生部门还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检,提高识别积水容器和低洼积水点的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个潜在的疫情传播源都能被及时发现。
而在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23个街镇的282个社区开展了蚊媒密度监测评估,结果显示178个社区处于安全范围,77个社区为低风险,23个社区为中风险,4个社区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这一数据的发布无疑让市民感受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随着疫情的蔓延,佛山和福州的市民们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许多家庭选择暂时取消旅行计划,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好防护措施。社交媒体上,关于基孔肯雅热的讨论愈演愈烈,市民们分享防蚊心得,互相提醒注意健康状况。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日前表示,现时正值暑假,不少港人喜欢到广东省,随着频繁旅游,相信本港出现输入个案的风险相当大,如果录得输入个案,导致本地出现局部传播的风险可达中至高水平。 欧家荣形容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根据世卫数字,今年全球约有22万宗确诊个案,主要集中南美洲等。不过他相信,成为本地“风土病”的机会是极低,主要因为本港有良好监测系统,如有怀疑个案,或会先安排入院隔离,强调最重要及早发现个案,做好感染控制措施。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