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苏畅
实习生 麻诗慧
七月末的武汉,热浪灼人。作为全国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隧道在正午时分地表温度早已突破45℃,封闭空间内热浪蒸腾,车流裹挟着灼热的尾气奔涌不息。然而,在这座巨大的“蒸笼”里,武汉市公安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交通大队的民辅警们顶着酷暑巡逻值守,用汗水和行动守护着隧道通行的安全与秩序。
7月28日17时许,一中队民警郭建波巡逻至东湖隧道二环线入口时,突然锁定车流里一个缓慢移动的危险信号:一辆电瓶车竟在高速车流中艰难挪动!快骑队员叶飞扬立即上前引导其停车,隧道里回响着嘶哑的喊声:“靠边!快靠边!”
原来骑车小哥一时疏忽误入隧道,汹涌的车流早已让他惊慌失措。民警郭建波严肃指出其行为的危险性,因隧道内无法掉头,骑行出去更是险象环生。郭建波指挥快骑队员开启警灯在前开道,他自己则化身“移动盾牌”,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哥与电瓶车护送至东湖隧道出口。
“太谢谢了!刚才真不知该怎么办……”小哥骑出隧道后满是后怕与感激。民警抹去额上滚落的汗珠,再次叮嘱他:“路要看清,安全第一,东湖隧道只允许9座以下载客汽车通行,货车、非机动车是禁止通行的。”
同样经受着高温“烤”验的,还有东湖隧道鲁磨路的出入口。这里的地面热浪蒸腾,几乎令人站立不稳。二中队民警彭望如钉子般坚守于此,每日早晚高峰挥动手臂在车流漩涡中精准疏堵保畅。
7月30日12时许,连续值守数小时的彭望和辅警叶勇,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沉闷的撞击声惊动。他们几乎同时循声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发生了一起小车追尾事故。叶勇立即在事故现场后方设置警示标志,引导后方车辆减速绕行,避免二次事故。彭望则快步上前查看车辆受损情况和人员受伤状况。
经询问得知,前车驾驶员感到颈椎出现不适,疑因撞击惯性受伤;后车驾驶员则在紧急制动时手部被方向盘擦伤,伤口有轻微渗血。彭望当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事故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同时安抚驾驶员的情绪,让他们保持镇定,不要随意移动身体。
大约十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医护人员迅速对伤者进行了初步检查和简单处理,随后将他们送往附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事故车辆被后续赶来的拖车有序拖离现场,彭望和叶勇马不停蹄地清理了现场遗留的碎片,指挥交通恢复正常通行。从发现事故到道路恢复畅通,整个过程高效有序,两人默契地配合不仅及时保障了伤者的安全,也最大程度减少了事故对交通的影响。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