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29日,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但结果明显低于预期,谈判原计划4天时间,结果一天半就结束了,双方未能就关税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中美双方在本轮谈判中就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回顾肯定了中美日内瓦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双方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国对中国“对等关税”的24%部分以及中国“对等反制”的部分,展期90天。
“展期”,意味着中美关税谈判仍在进行之中,至少在到期之前还要进行谈判。这也表明,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毫无实质性进展。
此轮中美关税谈判之所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方提出的无理条件,中方不可能接受
谈判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竟然要求中国承诺两件事:一是不能卖任何可能用于武器方面的东西给俄罗斯,否则会影响中国和欧洲的贸易;二是如果继续购买遭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就要加征 100% 的关税。
不仅如此,美国国会还通过立法,给了特朗普权力,可以对买俄油的国家加征 500% 的关税。这那像是在谈判,完全是美方在以霸权强行要挟中方。正是这份最后通牒式的威胁,让原定三天的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在开场5小时后就彻底陷入僵局。
美国试图将俄罗斯石油贸易问题纳入谈判框架,提出对购买俄油国家加征二级关税的要求。此举旨在通过切断中国能源供应链(中国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9.6%)施压,同时为美国石油出口创造市场空间。中国坚决反对将地缘政治问题与经济谈判捆绑,强调自主能源战略选择权,导致双方在谈判前提上存在根本分歧。
对于美方蛮横无理的要求,中方代表立即予以强有力的回应“能源采购是主权行为,不容政治绑架。”紧随其后的是三条底线声明,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价格体系、坚持采购自主权。
事实证明,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国际贸易亦是如此。俄伊石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2%,每桶价格比美国页岩油低8美元。美方要求中国放弃经济利益选择站队,本质是能源讹诈,中方不可能接受这一无理要求。
二、关键议题分歧严重
美方要求中方在更多领域对美国实施零关税,并向美国资本开放更多行业。除了能源和对俄贸易外,美方还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多买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单方面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向美国资本敞开更多行业。
这哪里是平等谈判,分明是是逼着中国签署 “卖身契”。按照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既然可以搞定欧盟和日本,就完全可以如法炮制,将这套施加到中国身上。
双方在“ 芬太尼关税 ”和能源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美国试图通过威胁对俄罗斯加征次级关税来施压中国,导致双方在能源合作及取消“芬太尼关税”问题上无法突破。此外, 稀土出口配额问题成为技术博弈焦点,中方坚持动态配额制,美方未能获得预期让步。
回顾此前签署的美欧关税协议,美国对欧盟加 15% 的关税,欧盟却对美国零关税。欧盟还需在三年内购买 7500 亿美元美国能源,追加 6000 亿美元投资,购买几千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摆明了就是一份不平等条约。特朗普觉得欧盟都跪了,也可将此复制到中国。
美国要求中国参照日欧取消对美所有关税,但保留美对华单边关税,这与中方立场存在根本冲突。日欧作为美盟友且贸易逆差较小,其让步模式难以复制到中美关系。
三、产业竞争美国已落下风
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已逐渐占据主导优势,新兴产业出口强势增长(光伏185%、锂电池204%),配合稀土资源垄断(全球供应链控制力)和完整工业体系优势,形成与美国长期抗衡的资本。
近年来,美国政府实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难以见效,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和关税壁垒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双方在产业主导权争夺上日趋激烈、难以调和。
四、中方态度明确,美方无理条件不可接受,若美方执意加税,中方反制行为必将如期而至
中国在谈判中的态度很明确:若谈,就必须按照公平对等、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想以不平等协议要挟中国,无异于痴心妄想。对此,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表示:我们愿意推动对等关税延期,但如果谈不拢,中方的反制措施也会准时生效。
谈判过程中,中方底线明确,拒绝以核心利益换取协议,并通过稀土管制、美债持有等反制手段保持博弈能力。李成钢特别强调:“中方反制措施已做好预案。”这是前两轮谈判中从未出现的警告。意思很明确,你敢加税,我们就敢还手,对等关税下,谁也别想占便宜。
其实特朗普这套极限施压的把戏,早已被中方识破。以前谈两轮,美国解除点限制,换中国松点稀土管制,可根本问题始终未能得以解决。这次他们想把地缘政治、能源、贸易捆在一起算账,纯属不讲规矩。
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纯属正常的能源合作,价格合适、供应稳定,美国凭什么从中搅局,插足中国外贸。实际上,在对俄贸易中,中国一直坚持原则,秉承不向冲突双方卖武器的承诺,美国以此说事儿,显得毫无道理。
此外,美方故伎重施,在谈判前突然宣布暂停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但此举被视为谈判策略而非实质性让步,这一谈判伎俩早中方早已领教过。中国明确表示,不会接受损害自身利益的交易,坚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的底线。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缺乏互惠共识,导致谈判破裂。
五、面临国内压力,特朗普政府急于想要与中方签署不平等关税
目前,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经济压力,美国通胀率持续攀升(6月CPI同比上涨2.9%),中小贸易商因关税成本增加导致经营困难, 沃尔玛 等零售商因依赖中国商品(占其货源40%)面临供应链危机。
同时,美国大选临近(距离投票日仅剩三个月),谈判团队中混入竞选顾问,导致谈判立场出现政治化倾向。 美方在关税谈判中的表现,彰显特朗普政府急不可耐的迫切心情。
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结果证明,近年来美国对于中国屡屡出现战略误判,此次特朗普政府又重蹈覆辙,这一切都源于美国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中国。不能与时俱进的美方并未意识到,目前中美谈判主动权已经悄然易位。
俗话说,30年河东,40年河西,风水轮流转。随着中国军力突破第二岛链、经济韧性持续显现,美国已丧失单边施压能力,也失去了与中国相抗衡的筹码。而中国凭借"三张王牌",稀土资源、工业体系、国家意志,牢牢掌握着谈判节奏,导致美方在核心诉求上进退维谷。
当初踌躇满志、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现在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当美方的底牌全部打光时,中美关税战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中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