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瞧不起印度,印度对于离境资金的管控,全世界除了美国,印度算是最为严苛的。任何外资与内资企业,你在印度赚了钱,必须留在印度,否则,将缴纳巨额税收及罚款。
印度这个国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挂”“混乱”“效率低下”,但如果你真以为它对外资毫无约束力,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资金管控这一块,印度的手段堪称“铁腕”,甚至比不少发达国家还要牛。
2025年6月,印度央行突然禁止居民将资金汇出用于离岸定期存款,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掐断了某些人试图通过合法渠道把资金挪到海外的路子。
印度的外汇管制体系,核心是“自由化汇款计划”,表面上允许个人每年最多汇出25万美元,但实际操作中,各种隐形限制和税务审查能让想转移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寸步难行。
2025年4月,印度政府甚至把免税汇款额度从70万卢比提高到100万卢比,看似放宽,实则暗藏玄机,超过这个数,直接征收20%的源头税(TCS),而且用途受限,想投资海外股票?买国外房产?先问问印度税务局的稽查员答不答应。
这种管控力度,放眼全球,美国有全球追税,其他国家却很少有像印度这样,既欢迎外资进来,又严防资金外逃。
2025年7月,印度政府还配合全球最低税改革,调整了外资企业税率,从40%降到35%,看似优惠,但附加条件一大堆,比如必须把利润留在印度本土再投资,否则补税没商量。
印度这套玩法,其实和2013年塞浦路斯的“存款征税”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塞浦路斯为了换取欧盟救助,直接对银行储户“割韭菜”,10万欧元以上的存款最高损失40%。印度虽然没这么极端,但逻辑相似,国家缺外汇储备时,资本管制就是最后防线。
2025年3月,印度外汇储备一度吃紧,RBI立刻出手,限制居民海外投资,甚至不惜得罪美国科技巨头,取消针对外企的6%数字广告税,只为稳住外资信心。
更绝的是,印度对资金的监控已经深入到交易层面。2025年1月,RBI更新法规,要求外资股权投资的资金必须通过可汇回账户进出,每一笔交易都在央行眼皮底下。
换句话说,你在印度赚的每一分钱,想带出去也可以,但得按印度的规矩来。这种“闭环管理”,让不少跨国企业直呼头疼,但也让印度在资本外流风险面前稳如泰山。
当然,印度的做法并非没有争议,2025年8月,美国突然对印度加征25%的“对等关税”,部分原因就是不满印度对外资的种种限制。
但印度政府显然不在乎,比起短期贸易摩擦,保住外汇储备、维持卢比汇率稳定才是重中之重。这种“经济主权优先”的思维,让印度在全球资本流动的浪潮中始终牢牢掌控着自己的船舵。
所以,千万别小看印度的资金管控能力,它或许没有中国的资本项目管制那么系统化,但在灵活性和执行力上,绝对是一流水平。
对于那些想在印度市场捞金的企业来说,赚了钱想轻松带走?印度会微笑着告诉你:“欢迎再来,但钱,得留下。”
只是,在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大趋势下,印度这种“严防死守”的策略,到底是保护了经济主权,还是阻碍了长期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