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族什么时候吃| 脚气用什么药膏| 鸽子单眼伤风用什么药| 变异性哮喘咳嗽吃什么药| 去台湾需要什么证件| 结婚60年是什么婚| 前列腺增生有什么危害| 负离子是什么| 海豹油有什么作用| 肾结石有什么影响| 戍什么意思| 捡漏什么意思| 青海古代叫什么| 腋下有味道是什么原因| 建字五行属什么| 炖牛肉放什么容易烂| 苏轼是什么居士| 化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补得快| hpv是一种什么病| 海参什么人不能吃| 雌二醇高说明什么原因| 欲情故纵什么意思| 肝火郁结是什么症状| 阳痿什么意思| 中午吃什么饭 家常菜| a型和o型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如日中天的意思是什么| 下巴脖子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痛风是什么意思| hazzys是什么牌子| 小腿浮肿吃什么药| 大乌龙是什么意思| 1978年属什么生肖| 纤维蛋白原是什么| 发什么大成语| 孤僻的人给人什么感觉| 湖北属于什么地区| 怀孕胎盘低有什么影响| 每天起床口苦口臭是什么原因| 蝶窦囊肿是什么病| 伤口不结痂是什么原因| 铁蛋白高挂什么科| 什么情况下吃速效救心丸| 梦见前男友是什么意思| 烘培是什么意思| 雾霾是什么意思| 1998年五行属什么| 钟点房是什么意思| 什么炒腊肉好吃| 副营级是什么军衔| 阴阳二气是什么意思| 深海鱼油起什么作用| 例假来的是黑色的是什么原因| 茶叶渣属于什么垃圾| 社康是什么| 秦时明月什么时候更新| 老花镜什么品牌好| 王字旁的字有什么| 盛是什么意思| 杏林春暖的杏林指什么|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的是什么| 日本的町是什么意思| 嘚是什么意思| 混血是什么意思| 什么刺骨| 订婚需要准备什么| 余字五行属什么| 属猴与什么属相最配| 屈光和近视有什么区别| 瑄字五行属什么| 胆囊壁固醇沉积是什么意思| 沙棘是什么植物| 牙神经痛吃什么药| 吃什么提神醒脑抗疲劳| 画蛇添足什么意思| 吃茶叶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早晨醒来口苦是什么原因| 三点水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 免冠彩照是什么意思|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上一句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什么原因| 寒是什么意思| 乳铁蛋白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八月七号是什么星座| 12月11号是什么星座| 阳虚水泛是什么症状| 连长是什么军衔| 林深时见鹿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深长| 午餐吃什么| 宫颈息肉吃什么药能消| 淋巴结肿大是什么样子| 手指甲紫色是什么原因| 梦到狗是什么意思| 窝沟封闭是什么| 爬山膝盖疼是什么原因| 女人梦见猫是什么预兆| 淋巴挂什么科室| 京酱肉丝用什么肉| 榴莲和什么水果相克| 女人梦见棺材代表什么| 流年什么意思| 哺乳期什么时候来月经正常|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 出家当尼姑需要什么条件| 例假量少是什么原因| 暴跳如雷是什么意思| 梅雨季节是什么意思| hippo什么意思| 皮肤溃烂化脓用什么药| 丁丁是什么意思| 女生的隐私部位长什么样| 用苦良心是什么意思| 腊月十八是什么星座| 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 阁楼是什么意思| 天然气什么味道| 结婚婚检都检查什么项目| 抑郁症挂什么科室| 狗咬人后狗为什么会死| 中秋节干什么| 结婚15年是什么婚| mia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礼仪| 益母草能治什么病| 白带什么时候来| 胎位头位是什么意思| 宫颈肥大伴纳氏囊肿是什么意思| 家贼是什么生肖| 三合是什么意思| 高铁特等座有什么待遇| 山葵是什么| 腹泻吃什么| 什么是人彘| 为什么肛门会出血| 大步向前走永远不回头是什么歌| 包罗万象是什么意思| 增生期子宫内膜是什么意思| 洋葱有什么功效| 带子是什么海鲜| 双肺呼吸音粗是什么意思| 9月30日什么星座| 哔哩哔哩是什么网站| 蝉的幼虫叫什么| 婴儿头发竖起来是什么原因| 煮沸除氯是什么意思| 双侧乳腺腺病是什么意思| 来月经头疼是什么原因| 第三代身份证什么时候开始办理| 包皮手术后吃什么伤口愈合快| 5月22日是什么星座| 白介素高是什么原因| wc的完整形式是什么| 氧分压是什么意思| 梦见老虎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因果| rhe阴性是什么意思| 菊花用什么繁殖| 鲍鱼是什么意思| 娅字五行属什么| 淋巴结肿大吃什么食物好| 拔智齿第二天可以吃什么| 三十年婚姻是什么婚| 脚脱皮什么原因| 什么是2B铅笔| 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是什么歌| 炖鸡汤放什么材料| mary是什么意思| 喝酒精的后果是什么| 豆泡是什么| 产褥热是什么病| 绛红色是什么颜色| 阿司匹林和阿莫西林有什么区别| prc是什么意思| 鸽子吃什么粮食| 胸闷心慌是什么病| 囗腔溃疡吃什么维生素| 阴虚火旺有什么症状| 干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牛皮癣用什么药|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好得快| 内疚是什么意思| 酥油茶是什么做的| 早搏吃什么药好| 车什么马什么| 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考移民是什么意思| 中指是什么意思| lv中文名叫什么| 月经提前吃什么药| 罗锅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节日| 早上空腹干呕什么原因| 腹泻拉水吃什么药| 西兰花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四季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胃经当令是什么时辰| 香砂是什么| 北极有什么动物| 吆西是什么意思| 青少年嗜睡是什么原因| 什么样的山| 7月25日什么星座| 仪态万方是什么意思| 龙飞凤舞是什么意思| 气什么意思| amber是什么意思| 梦见上楼梯是什么意思| 爱放屁什么原因| 手掌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晚上九点是什么时辰| 世界上最难写的字是什么字| 考试紧张吃什么药可缓解| 蛋白粉吃了有什么好处| 怕什么| 流产是什么意思| 胃胀挂什么科| 早上适合做什么运动| 心脏缺血吃什么补的快| 发际线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检查骨密度挂什么科| 一什么黑影| 什么洗面奶最好用| 脾大吃什么可以缩脾| 什么的果子| 涌泉穴在什么位置| 鲱鱼为什么那么臭| 边界清是什么意思| 片仔癀为什么这么贵| 乳糖不耐受喝什么奶粉| 眼眶周围发黑什么原因| 胎儿双顶径偏大是什么原因| 痛风吃什么最好| 鲽鱼是什么鱼| 星星是什么| 增强免疫力的针叫什么| 冷幽默是什么意思| 磋商是什么意思| 洗葡萄用什么洗最干净| 最贵的榴莲是什么品种| 恶露是什么颜色的|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afd是什么意思| 毛躁是什么意思| 玉和玉髓有什么区别| 女生私密部位长什么样| 阴囊湿疹用什么药膏效果最好| 移动电源和充电宝有什么区别| 四次元是什么意思啊| 用字五行属什么| 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 jackie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眼睛会肿| 肾积水是什么病严重吗| 办独生子女证需要什么材料| 诺言背叛诺言是什么歌| 时光什么意思| 骨头炖什么好吃| 肺部结节是什么意思| rsv是什么病毒| 松针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梦见别人笑什么意思| stranger什么意思| 百度

漫威公布《银河护卫队3》 逗比天团大战宇宙神吞星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些决定,一旦落地生根,便如离弦之箭,再也无法折返。

2015年的那个深秋,当贾娟丽眼睁睁看着丈夫罗震刚抱着5岁的儿子罗小浩,一步步迈向那片茫茫无际的沙漠时,她内心虽满是挣扎,却仍自我安慰这或许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8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她在内蒙古的蒙古包前,看到一个正专注放羊的少年时,刹那间,血液仿佛凝固,整个人呆立当场。



2015年的除夕夜,屋内暖意融融,贾娟丽正熟练地包着饺子,5岁的儿子罗小浩则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用那双稚嫩的小手笨拙地捏着面团。孩子动作迟缓,可脸上却写满了专注。

“妈妈,我包的像不像小耳朵?”罗小浩兴奋地举起一个形状怪异的面团,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妈妈。

贾娟丽嘴角上扬,那笑容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的温暖:“像,特别像。”

这时,罗震刚从外面买酒回来,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咧开嘴笑了。他放下手中的酒瓶,走上前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我儿子真聪明。”

罗小浩咯咯地笑起来,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屋内回荡。

那时候,这个家虽不富裕,却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罗震刚在建筑工地当小包工头,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贾娟丽在纺织厂上班,尽管工作辛苦,但日子过得踏实安稳。罗小浩虽然比同龄孩子发育慢一些,不过活泼可爱,邻居们见了都喜欢逗他玩。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眼睛大大的,跟黑葡萄似的。”一位邻居夸赞道。

“就是有点瘦,得给他多吃点有营养的。”另一位邻居接着说道。

每次听到这些夸奖,贾娟丽心里都乐开了花。她总是尽自己所能,给儿子买最好的奶粉,最柔软舒适的小鞋子。虽然钱不多,但只要是为了孩子,她从不吝啬。

春节过后,罗小浩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贾娟丽特意请了半天假,带着儿子去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私立幼儿园报名。

园长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女人,她蹲下身子,温和地与罗小浩交谈:“小朋友,你几岁啦?”

罗小浩有些怯生生的,躲在妈妈身后,不敢说话。

贾娟丽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后背,鼓励道:“小浩,告诉老师你几岁了。”

罗小浩张了张嘴,发出一串含糊不清的声音。

园长微微皱了皱眉,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像“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喜欢吃什么呀”。可罗小浩要么答不上来,要么回答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孩子……是不是有些发育迟缓呀?”园长压低声音,小声问贾娟丽。

贾娟丽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紧紧抱住儿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只是说话晚一点,很多孩子都这样,长大些就好了。”

园长看了看罗小浩,又看了看贾娟丽,思索片刻后说道:“要不,您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认没问题再来报名?”

从幼儿园出来,贾娟丽只觉得双腿发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罗小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一旁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他自己能懂的话。

那天晚上,罗震刚回来得很晚,身上带着浓浓的酒气。

“幼儿园的事怎么样了?”他一边脱衣服一边问道。

贾娟丽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把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罗震刚愣了几秒钟,然后坐在床沿上,默默地点燃了一支烟。

“那就去医院看看。”他的语气看似平静,但贾娟丽还是听出了一丝颤抖。

那一夜,夫妻俩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罗小浩在他们中间睡得很香,时不时翻个身,小手还无意识地抓着妈妈的衣角。贾娟丽盯着天花板,心里乱糟糟的,像有一团乱麻。

她想起罗小浩出生时,护士笑着说孩子很健康;想起罗小浩第一次叫妈妈,虽然发音不准,但她还是高兴得热泪盈眶;想起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孩子给她带来的无尽快乐。怎么可能有问题呢?他只是长得慢一点而已,贾娟丽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


市中心医院的儿科永远都是人满为患,喧闹嘈杂。贾娟丽抱着罗小浩排了整整三个小时的队,才终于见到了专家。

医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十分严肃。他让罗小浩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智力测试、运动能力评估、语言发育检查等。

罗小浩很不配合,一会儿哭,一会儿闹,在检查室里四处乱跑。

“小朋友,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医生举起一个红色的积木,耐心地问道。

罗小浩歪着头看了半天,然后伸出小手想去抓。

“红红。”他含糊不清地说道。

医生在病历本上认真地写着什么,随后又拿出其他的测试工具,继续给罗小浩做检查。整个检查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罗小浩累得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小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最后,医生让贾娟丽单独进办公室谈话。

“你家孩子的情况……”医生斟酌着用词,“确实有些发育迟缓。”

贾娟丽的心猛地一沉,仿佛掉进了冰窟窿。

“严重吗?”她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从检查结果来看,孩子的智力发育大概相当于2到3岁的水平,运动能力也有明显障碍。”医生说得十分客观,但每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割在贾娟丽的心上。

“这是先天性的脑发育不全,通俗点说就是脑瘫的一种。”

“脑瘫”这两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在贾娟丽的脑海中轰然炸开。她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

“能治好吗?”她紧紧抓住医生的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医生轻轻叹了一口气:“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但很难完全恢复正常。”

从医院出来,贾娟丽抱着罗小浩坐在台阶上,一坐就是一个小时。来来往往的人群从她面前匆匆经过,可她却什么都看不见,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罗小浩醒了,在她怀里咿咿呀呀地说着话,脸上依然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孩子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妈妈此刻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贾娟丽低头看着儿子,眼泪忍不住一滴滴地掉下来,打在孩子的脸上。

她想起医生的话:“这种孩子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费用会很高。”想起医生建议的康复机构,一个月就要五千块。又想起丈夫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身影,想起自己微薄的工资。但她更想起罗小浩第一次学会走路时,摇摇晃晃地向她跑来的样子;想起罗小浩生病时,紧紧抱着她不肯松手的依恋;想起无数个夜晚,罗小浩睡在她身边时那均匀安静的呼吸声。不管怎样,他都是她的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回到家,罗震刚正在修理一把坏掉的锤子。看到妻子红肿的眼睛,他放下手中的活计,关切地问道:“怎么样?”

贾娟丽默默地把诊断书递给他,然后抱着罗小浩进了卧室。罗震刚接过诊断书,看了很久很久,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

那天晚上,夫妻俩谁都没有说话,屋内安静得可怕。罗小浩依然睡得很香,不知道父母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天一早,罗震刚出门比平时早了半个小时。贾娟丽给罗小浩喂奶时,手一直在不停地颤抖。孩子察觉到了妈妈的情绪,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服,不肯松开。

“妈妈……”罗小浩含糊不清地叫着。

贾娟丽眼眶再次湿润,但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妈妈在这里,小浩别怕。”

从那天起,这个家庭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了。


康复训练比想象中要难熬得多。每周三次,每次两个小时,雷打不动。康复中心在城市的另一端,贾娟丽要倒两次公交车才能到达。

罗小浩不喜欢那里,每次去都要哭闹一番。“不要去,妈妈,不要去。”他拉着贾娟丽的衣角,死活不肯进门,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康复师是个年轻的女孩,很有耐心。她教罗小浩做各种动作,抬腿、弯腰、抓握。每个动作对正常孩子来说或许很简单,但对罗小浩来说却异常吃力。他的左腿总是不听使唤,走路时会拖在地上,像个小瘸子。说话也很困难,经常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

“来,小浩,跟我说‘苹果’。”康复师举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耐心地引导着。

“苹……苹……”罗小浩努力地张着嘴,可就是说不完整,急得小脸通红。

每次训练结束,罗小浩都累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贾娟丽心疼得不行,但康复师说必须坚持。

“这种孩子的进步很慢,需要长期训练。家长千万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孩子就真的没希望了。”康复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罗小浩的进步却微乎其微。他依然走不稳,说不清话,智力水平也没有明显提升。

但康复费用却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已经花了一万五千块。这对罗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罗震刚开始加班加点地接活,有时候一天要工作十五个小时,累得直不起腰。贾娟丽也申请了夜班,这样工资能多一点。夫妻俩几乎见不到面,只能通过纸条交流。

“今天小浩训练得不错,能自己站十秒钟了。”一张纸条上这样写着。

“包工头说下个月有个大工程,能多赚点钱。”另一张纸条回应道。

“小浩昨晚发烧了,吃了药已经好了。”还有一张纸条这样记录。

这些纸条贴在冰箱上,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但更多的时候,纸条上写的是账单。

“康复费:1500元”

“挂号费:50元”

“药费:200元”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可孩子的病情却没有太大改善。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家人怎么回事?孩子都六岁了还不会说话。”一位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

“听说是个傻子,花了好多钱治病,也没见好。”另一位邻居附和道。

“这种孩子治得好吗?我看是白费钱,还不如再生一个。”还有邻居这样说道。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贾娟丽耳朵里,她的心一次次被刺痛,仿佛被无数根针扎着。但她依然坚持带罗小浩去康复训练,她告诉自己,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

半年后,连康复师都有些无奈了。“孩子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进步很慢。”她委婉地对贾娟丽说。

贾娟丽明白她的意思,这是在暗示她可以放弃了。那天回家的路上,罗小浩难得很乖,不再哭闹,安静地坐在妈妈怀里,小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

“妈妈,不哭。”他含糊不清地说道。

贾娟丽这才发现,自己的眼泪已经打湿了孩子的衣服。她紧紧抱住罗小浩,在心里一遍遍地说:妈妈不会放弃你,永远不会,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但命运似乎在故意考验她的决心,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2015年秋天,罗震刚在工地上出了事故。那天下午,贾娟丽正在家里给罗小浩做语言训练。她拿着卡片,一遍遍地教孩子念字。

“花,这是花。”

“花……花……”罗小浩努力地跟读,可发音还是含糊不清。

突然,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贾娟丽放下卡片,拿起电话。

“嫂子,大伟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了,在第一人民医院急救。”电话那头的声音慌乱而急切。

贾娟丽的手机“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屏幕摔得粉碎。她顾不上捡手机,抱起罗小浩就往外跑,连鞋都穿反了。

医院里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让人闻着就难受。罗震刚躺在急救室里,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医生说他从三米高的地方摔下来,腰椎受伤,需要马上进行手术。

“手术费要多少?”贾娟丽紧张地问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概六万左右。”医生平静地回答道。

六万。这个数字让贾娟丽的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上。家里的存款早就花光了,信用卡也刷爆了,上哪儿去弄这六万块钱呢?

她四处借钱,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有的亲戚说家里也困难,实在拿不出钱;有的亲戚虽然借了一些,但远远不够。最后,她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够了手术费。但医生说,罗震刚以后不能再做重体力活了。

这意味着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手术当天,贾娟丽抱着罗小浩坐在走廊里等待。罗小浩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直在问:“爸爸呢?爸爸呢?”

贾娟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看着手术室紧闭的门,心里一片茫然。如果罗震刚不能工作了,她一个人怎么养活这个家?罗小浩的康复费用还要继续交,罗震刚的后续治疗也需要钱,而她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五百块,连房租都不够,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每一分钟对贾娟丽来说都是煎熬。当医生走出手术室,说“手术成功”时,贾娟丽终于忍不住哭了。但这眼泪里,有庆幸,也有绝望。

罗震刚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小浩呢?”贾娟丽把睡着的儿子轻轻放在他身边。父子俩的脸贴在一起,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画面十分温馨。



但罗震刚很快就问起了手术费的事。当他知道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时,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娟丽,我对不起你们。”他的声音很虚弱,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别说这些,你好好养病就行。”贾娟丽强忍着泪水,安慰道。

但贾娟丽心里知道,这个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房东开始催房租,态度越来越强硬;康复中心也在催费用,说如果再不交钱,就只能暂停训练了。信用卡的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让她喘不过气来。

最要命的是,罗小浩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六岁的孩子,智力还停留在三岁水平,走路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样,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很难听懂。有时候贾娟丽看着儿子,心里会涌起巨大的无力感,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怎么也爬不出来。

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每当罗小浩依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时,她又舍不得放弃。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即使发音不准确,也让她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雪上加霜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罗震刚出院后,包工头以他不能干活为由,拒绝支付剩余的工钱。三万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仿佛石沉大海。

贾娟丽去工地讨要,可对方根本不承认。“你男人受伤是意外,我们已经垫付了医药费,很仁义了。你还想怎么样?”包工头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说话时嘴里叼着烟,烟雾缭绕,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可是他为你们干了半年活,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你们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啊!”贾娟丽声音颤抖,带着一丝哀求。

“没有合同,没有证据,我怎么知道他干了多少活?你说他干了半年,谁能证明?”包工头不耐烦地说道,说完便转身离开,留下贾娟丽一个人站在工地门口,不知所措。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工人,他们忙碌的身影仿佛都在嘲笑她的无助和可怜。这个世界对弱者从来不仁慈,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回到家,罗震刚坐在轮椅上,正在教罗小浩画画。孩子的画很稚嫩,歪歪扭扭的线条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但罗震刚却很认真地在夸奖:“画得真好,爸爸很喜欢。”

看到这一幕,贾娟丽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没有告诉丈夫工钱要不回来的事,只是说“还在处理”。

那天晚上,罗震刚第一次主动提起了罗小浩的未来。“娟丽,我们得为小浩考虑考虑。”他坐在床边,表情严肃地说道。

“考虑什么?”贾娟丽正在洗碗,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我的身体现在这样,赚不了钱。你一个人撑不起这个家。”罗震刚缓缓地说道,声音低沉而无奈。

贾娟丽转过身,看到丈夫脸上的痛苦和挣扎,心里一阵刺痛。“我可以找两份工作,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再去别的地方打工。”她坚定地说道。

“然后呢?小浩的康复费、我的药费、房租、生活费……你算过这笔账吗?”罗震刚说得很慢,但每个字都很清晰,像一把把锤子敲在贾娟丽的心上。

“我们已经欠了十几万外债,利息还在不停地涨。这样下去,三个人都要完蛋。”罗震刚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不想看到这个家就这样毁掉。

贾娟丽的手紧紧抓住水槽边缘,指关节都泛白了。她当然算过这笔账,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都在为钱发愁,计算着每一分钱的支出。但她不愿意承认那个残酷的现实,她不想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不会放弃小浩。”她的声音很坚定,但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舍。

“我知道,我也舍不得。”罗震刚的眼圈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是我们真的养不起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被拖垮的。”

卧室里传来罗小浩的哭声,贾娟丽赶紧跑过去,抱起儿子轻声安慰:“妈妈在这里,别怕。”

罗小浩紧紧抱着妈妈,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怕……怕……”他含糊不清地说着,仿佛感受到了家里的紧张气氛。

贾娟丽轻抚孩子的后背,心里也在默默地说:妈妈也怕,怕失去你,怕这个家就这样散了。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她不能倒下。

那一夜,夫妻二人皆辗转难眠,毫无睡意。

他们静静地背对着躺在床上,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心事重重。

小浩躺在两人中间,睡梦中不时翻个身,小手无意识地轻轻碰到爸爸妈妈。

这本该是一个无比温馨的场景,然而,也许很快这一切就要结束了。

第二天,罗震刚开始背着妻子偷偷打电话。

他联系远在内蒙古老家的表哥,向其打听那边的情况。

表哥在电话那头说道:“这边有个地方,专门接收有问题的孩子。”

罗震刚赶忙问:“什么地方?”

表哥回答:“说是叫什么康复中心,是政府办的,不要钱。”

罗震刚听后心跳陡然加快,急切地问:“真的吗?”

表哥说:“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要不你们亲自过来看看?”

挂掉电话后,罗震刚坐在轮椅上,眼神呆滞,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正在客厅里专心玩积木的小浩,心情格外复杂。

孩子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那几块塑料积木,时不时还会露出天真的笑容。

那是多么单纯的快乐啊。

罗震刚心想,如果真有一个地方能够免费为小浩治疗,那该有多好啊。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他们是不是应该去试一试呢?

“娟丽,我打听到一个好消息。”罗震刚眼中闪烁着光芒,对着刚进门的妻子说道。

贾娟丽放下手提包,脸上带着疑惑,问道:“什么好消息?”

罗震刚兴奋地说:“内蒙古那边有个康复中心,专门救助像小浩这样的孩子。”

贾娟丽听后心跳瞬间快了几拍,急忙问:“真的吗?”

罗震刚接着说:“我表哥说的,是政府办的扶贫项目,不收费。”

这个消息对贾娟丽来说,犹如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丝曙光。

她心想,也许那里有更好的医生,更先进的设备。

也许小浩能够重新开口说话,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

她迫不及待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去?”

罗震刚认真地说:“表哥说最好这个月就去,名额有限。”

罗震刚说得十分诚恳,贾娟丽完全相信了他的话。

她回想起这几个月来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想起小浩在康复中心那微乎其微的进步。

也许换个环境,真的会有奇迹发生。

那天晚上,贾娟丽兴奋得难以入眠。

她在脑海中不断地规划着未来:如果小浩能在那边免费接受治疗,她就可以安心地工作赚钱。

等攒够了钱,再把孩子接回来。

到那时,小浩也许已经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说话了。

她甚至开始在脑海中想象小浩康复后的样子:健康活泼,能够背着书包去上学,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交朋友。

这些美好的想象让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第二天,她专门向公司请假,前往火车站,询问去内蒙古的车票情况。

售票员告诉她,最近的班次是下周二,硬座票价一百八十块钱。

贾娟丽毫不犹豫地买了三张票,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

回家的路上,她还特意给小浩买了一袋他最爱吃的小饼干。

“小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美的地方。”她抱着儿子,温柔地说道。

小浩歪着头,疑惑地问:“远...远的地方?”

贾娟丽笑着说:“对,那里有大草原,有马儿,还有羊群。”

小浩虽然听不太懂妈妈的话,但看到妈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也咯咯地笑了起来。

贾娟丽觉得这是几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

然而,她却没有注意到,罗震刚的表情有些复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当她兴奋地向罗震刚描述那个康复中心时,罗震刚总是有意避开她的目光。

贾娟丽忍不住问:“你表哥说那个地方具体在哪里?”

罗震刚回答得很模糊:“呼和浩特郊外,很偏僻,不过空气很好。”

贾娟丽又问:“我们能先去看看吗?如果觉得合适再把小浩留下。”

罗震刚点头说:“当然可以。”但他的心里却像翻江倒海一般,思绪万千。

他想起表哥在电话里说的话:“其实就是个废弃的地方,那些孩子...唉,总之你们自己决定吧。”

但他最终没有把这些话告诉贾娟丽。

他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也许真的会有奇迹发生。

也许小浩在那里真的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至少,比在这个破败的家里要好。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贾娟丽给小浩洗了个热水澡,为他换上最干净的衣服。

她还特意给孩子剪了头发,修剪了指甲。

“明天我们就要出远门了,小浩开心吗?”贾娟丽一边为小浩整理衣服,一边问道。

小浩点点头,虽然他并不明白出远门到底意味着什么。

贾娟丽为小浩收拾了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一些常用药品,还有他最喜欢的小熊玩具。

她想象着小浩在新环境里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期待。

那一夜,小浩睡得很安稳,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

他不知道,这是他在这个家里度过的最后一晚。

他更不知道,父母已经为他的未来做出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决定。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床上,照亮了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最后的温馨时光。

2015年10月,呼和浩特的秋意正浓,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

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缓缓到达了终点站。

小浩在妈妈温暖的怀里睡了一路,醒来时看到窗外陌生的风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妈妈,这是哪里?”他怯怯地问道。

贾娟丽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发,温柔地说:“这是内蒙古,我们要去看一个很好的地方。”

罗震刚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在前面,脸色有些苍白,脚步显得有些沉重。

出了火车站,他租了一辆面包车。

司机是个憨厚的蒙古族大叔,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

“去哪里?”司机问道。

罗震刚犹豫了一下,报了一个地名:“库布齐沙漠那边。”

司机愣了一下,惊讶地问:“那边很偏僻,你们去那里干什么?”

罗震刚简单地回答:“看朋友。”

车子驶出城区,道路变得越来越颠簸。

两边的风景也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了广袤的草原,接着又从草原变成了荒凉的土地。

小浩趴在车窗上,好奇地看着外面不断变换的世界。

“妈妈,这里好大啊。”他兴奋地说道。

贾娟丽也在看着窗外,心情十分复杂。

这里确实很美,天空湛蓝如宝石,空气清新宜人。

她心想,也许小浩在这样的环境里真的能够康复。

车子开了整整三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个废弃的牧民定居点,只有几间破旧不堪的房屋。

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

贾娟丽下车后,被眼前这片荒凉的景象震惊了。

“表哥呢?康复中心在哪里?”她疑惑地问丈夫。

罗震刚没有回答,他默默地抱着小浩走向那几间破房子。

贾娟丽心里开始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这里除了他们,看不到任何人的踪影。

没有康复设备,没有医生护士,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建筑都没有。

“大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的声音开始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罗震刚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

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和决绝,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娟丽,我们实在养不起他了。”他声音低沉地说道。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击中了贾娟丽。

“不,你不能这样做!”她发疯似的冲过去,想要抢回儿子。

5岁的孩子站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一脸茫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小脸上满是困惑和不解。

贾娟丽扑过去紧紧抱住儿子,泪如雨下。

“小浩,妈妈对不起你。”她哽咽着说道。

罗震刚站在一旁,拳头紧握,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他的声音在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他强行把妻子拉开,推向停在远处的车子。

“走吧,不要让孩子看到我们这样。”他痛苦地说道。

小浩站在原地,看着爸爸妈妈越走越远,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他想要追上去,但左腿不听使唤,一下子跌倒在地。

“妈妈!爸爸!”他拼命地喊着,声音在风中飘散,显得那么微弱和无助。

贾娟丽回头看到这一幕,心如刀绞,仿佛被千万根针同时刺痛。

她想要跑回去抱住儿子,但被罗震刚死死拉住。

“如果你现在回去,我们三个人都要完蛋!”罗震刚大声吼道。

“那就一起完蛋!我不要没有小浩的生活!”贾娟丽声嘶力竭地喊道。

但最终,贾娟丽还是被拖上了车。

司机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出声,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疑惑。

车子发动了,慢慢驶离这片荒凉的土地。

后视镜里,小浩还在拼命挥手,试图追赶那辆越来越远的车。

直到车子彻底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回到石家庄的那个夜晚,贾娟丽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眼神呆滞地盯着小浩的小床发呆。

床上还残留着孩子的体温,枕头上还有他那熟悉的奶香味。

罗震刚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编造了一个谎言:小浩在内蒙古因病去世了。

他甚至伪造了一张死亡证明,告诉所有人孩子没有救回来。

邻居们纷纷前来安慰,亲戚们也前来慰问,大家都说这也许是解脱。

但只有贾娟丽知道真相。

她的儿子还活着,还在那片荒凉的戈壁滩上苦苦等待着妈妈回去。

第一个月,她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噩梦。

梦里,小浩坐在沙丘上,瘦得皮包骨头,一遍遍地喊:“妈妈,我饿。”

她想在梦里抱住儿子,给他温暖和食物,但每次伸手都抓不到他。

醒来时,枕头总是湿透的,泪水浸湿了一大片。

罗震刚试图安慰她:“孩子已经解脱了,你也该放下了。”

贾娟丽看着丈夫,眼中的爱意早已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冷漠和怨恨。

“解脱?他才5岁,他什么都不懂。”她冷冷地说道。

罗震刚辩解道:“他活着也是受罪,这样对大家都好。”

贾娟丽的声音冷得像冰:“对你好吧。”

从那天起,她再也没有正眼看过罗震刚。

夫妻关系急剧恶化,争吵成了家常便饭。

罗震刚开始在外面酗酒,每次喝得烂醉如泥才回家,一回家就发脾气。

有时候他会抱怨:“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有时候他会后悔:“要不我们再去找找?”

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逃避。

逃避妻子指责的眼神,逃避内心深处的愧疚和自责。

半年后,贾娟丽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提出了离婚。

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时,手没有丝毫颤抖,眼神坚定而决绝。

“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这是她对罗震刚说的最后一句话。

离婚后,贾娟丽卖掉了所有家具,带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来到北京。

她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工资不高,但足够她一个人生活。

她租了一间只有十平米的地下室,没有窗户,没有阳光,阴暗潮湿。

但她不在乎,她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每天晚上,她都会站在天台上,默默地望向西北方向。

那里是内蒙古的方向,是小浩所在的地方。

她无数次想要回去寻找儿子,但又怕看到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如果小浩已经死了怎么办?

如果他还活着,但已经认不出她了怎么办?

这些想法像恶魔一样折磨着她,让她夜夜失眠,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罗震刚的生活看起来却顺风顺水。

离婚半年后,他就找了新的女朋友。

一年后结婚,妻子给他生了个健康的儿子。

他的建筑生意也有了起色,承包了几个小工程,赚了不少钱。

对外人,他总是说前妻因为失去孩子精神失常,所以才离婚。

大家都很同情他,夸他是个好男人,有担当。

但每当夜深人静时,罗震刚也会想起小浩。

想起那双无辜的眼睛,想起那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

他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么做是对的。

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一直在质问:真的是对的吗?你真的不会后悔吗?

八年就这样在痛苦和煎熬中过去了。

贾娟丽从28岁变成了35岁,从一个爱笑的年轻女人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她的生活简单到极致: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从不社交,从不娱乐,从不谈恋爱。

同事们都觉得她很奇怪,总是独来独往,对她敬而远之。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找个伴,她总是默默地摇头:“我不配。”

2024年的春天,公司组织了一次内蒙古草原旅游。

部门经理极力劝说:“贾姐,你工作这么多年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这次一定要去。”

贾娟丽的心狠狠跳了一下,内蒙古,那个让她心碎的地方。

“我不想去。”她拒绝得很坚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为什么?那里风景很美,正好放松一下。”经理不解地问道。

贾娟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她总不能说,那里埋葬着她最大的痛苦和遗憾。

但经理很坚持,甚至说如果不去就要扣绩效。

最后,贾娟丽无奈地妥协了。

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回到那个地方。

也许她应该去看看,小浩到底怎么样了。

即使看到的是最坏的结果,也比这样煎熬下去强。

2025-08-03,贾娟丽跟着旅行团再次踏上了内蒙古的土地。

八年过去,呼和浩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但一出城,还是那片熟悉的草原。

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贾娟丽坐在旅游大巴上,手心全是汗,心情紧张到了极点。

导游在前面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他游客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

只有她一个人心情沉重,眼中没有半点欣赏的意思,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正宗的牧民家庭,体验草原生活。”导游热情地说道。

车子开了两个小时,来到一个蒙古族牧民的聚居点。

这里有十几个蒙古包,还有成群的马匹和羊群,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空气中弥漫着草香和奶茶的味道,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牧民们热情地迎接这群城里来的客人,邀请大家进蒙古包喝奶茶。

贾娟丽跟着队伍走进最大的蒙古包。

包内布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地上铺着厚厚的毡毯,柔软而舒适。

一个50多岁的蒙古族男人笑着迎接大家。

“欢迎来到我们的家,我叫巴图。”他的汉语说得很流利,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巴图的妻子萨仁在一旁忙碌地准备奶茶和奶食品。

她是个慈祥的女人,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大家请坐,尝尝我们自己做的奶茶。”萨仁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就在这时,一个14岁的少年走进了蒙古包。

他端着一盘手把肉,左腿走路有些不自然,但动作很熟练,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少年的皮肤被风吹日晒得很黑,穿着简单的牧民服装,显得朴实而健康。

他说着流利的蒙古语和巴图交流,然后开始熟练地给客人们分发食物。

贾娟丽起初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有些特别。

直到少年走到她面前,弯腰放下盘子时,她看清了他的脸。

那一瞬间,世界仿佛静止了,时间也停止了流动。

那双眼睛,那个眉间的小疤痕,还有那熟悉的侧脸轮廓。

即使经过八年的成长和风吹日晒,即使皮肤变黑了,身材高了,但贾娟丽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是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小浩。

贾娟丽手中的奶茶杯重重摔在地上,滚烫的液体溅了一地。

少年被这突然的声响吓了一跳,抬头看向这个陌生的汉族女人。

四目相对的瞬间,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



少年的眼中先是疑惑,然后是震惊,最后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有惊喜,有委屈,有怨恨。

猛然间他浑身颤抖了起来,手中的盘子也差点掉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肝脾不和吃什么中成药 腱鞘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有什么影响 驿马星是什么意思 念珠菌和霉菌有什么区别
蜈蚣怕什么 逆流而上是什么意思 咳绿痰是什么原因 朋友搬家送什么礼物好 420是什么意思
店长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吸烟有什么危害 左下腹是什么器官 为什么做完爱下面会疼 红菜是什么菜
在圣是什么生肖 复方板蓝根和板蓝根有什么区别 4.22什么星座 鸾俦是什么意思 外伤用什么药愈合最快
熊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1r.cn 双氧奶是什么hcv9jop8ns1r.cn 什么时候着床tiangongnft.com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hcv7jop6ns6r.cn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hcv8jop9ns9r.cn
口腔溃疡看什么科室hcv8jop5ns9r.cn 心花怒放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1r.cn 猪精是什么hcv8jop0ns0r.cn 不知为什么hcv8jop1ns5r.cn 结婚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6r.cn
cab是什么意思adwl56.com 为什么六月腊月不搬家hcv8jop9ns2r.cn 编外人员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5r.cn 8月24是什么星座hcv8jop7ns9r.cn 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hcv9jop5ns5r.cn
转归是什么意思chuanglingweilai.com 多发肿大淋巴结是什么意思dayuxmw.com 什么叫相向而行hcv8jop9ns8r.cn 光棍一条是什么生肖hcv7jop9ns0r.cn 中国国粹是什么gysmod.com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