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国的藏书都运回来,建一个藏书楼。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别墅和藏书一起送给杭州。
金庸大侠在九零年代已经“名震江湖”了,杭州之旅也是他对此前生命的一次回顾,因为他的祖先世代生活在浙江,而他自己也曾在杭州工作,这个地方充斥着太多他珍贵的回忆。
他这次的访问由当地市政工作者陪伴,漫游在杭州碧水蓝天的美景当中,他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如果能在这里养老就太好了。”
工作人员一听,这当然不是难事,要知道他如果想要来杭州养老,那自然也会为这里添色不少,于是双方很快便敲定了一个计划,那便是建一座别墅,他想要将自己毕生所有的文学宝库都搬进去。
政府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很积极,毕竟金庸先生的提议和他们城市发展的方向统一,于是就打算给他批一块地。
思来想去,政府决定将西湖景区里的一片地给他,这个地段可以说是最值钱的地方,政府为何会这么大方?
说起来不管是因为金庸先生的名气,更重要的是因为几个月之前的一次义举,那时候金庸先生在当地投资了一座图书馆,自己是出钱又出力,从头忙到尾。这跟很多名商富豪只捐钱还不一样,里面每个地方都有金庸先生的心血,甚至每本书都是金庸先生精挑细选的,为的就是让杭州学子能有一个学习圣地。
这样的义举自然被政府记在心中,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大方批地,刚忙忘图书馆没多久的金庸先生又开始为自己的新宅子费心费力,一砖一瓦都恨不得亲自挑选,足见他的重视程度。
坐落于景区之内的宅子自然而然利用了当地的美景,采用三进式的结构,其间用回廊将建筑联系城一个整体,精妙的正是这个回廊窗框的设计,窗框款式不一,而且每个窗框都能看到不同风格的自然美景。
可以说,这个庭院,每一帧每一角都有能让人驻足欣赏流连忘返的独到之处,院落将美景盛放在这里,简直就是一种绝顶的视觉盛宴。
而这几座建筑每一座都注入了金庸先生的心血,就连里面的一些家具都是他亲自请人来手磨的,而他亲题的字也无处不在,最精髓的便是他的那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还有回廊当中的壁画,全部都是他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每一个想必都能引起人们的无限回忆。
而整个工程完成之后,金庸先生的账号也出账千万,在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十分惊人了,但是建成之后金庸先生却开始郁闷了。
不是因为不满意,而是太满意了,这书舍当中小到一个瓦窗的大小及形状,大到整体的构思和布局,都无可挑剔,甚至里面圈放的美景更是千金不换。
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开始思考自己将这样的美只当做私人订制是不是不好,其实从他小说中那些大刀阔斧的构思和侠义纵生的文字就能看出他是个有“大侠风骨”的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不愿意用四四方方的围墙将这些美收入自己的囊中。
于是,他没有在这个地方安享晚年,甚至没有住几天,却大气的将书舍直接捐了,于是,这个地方也成为了全世界的金庸迷不得不逛的一大景点,凝结了太多人数不尽的回忆。
这当真是“侠之大者”的气魄和风骨呀!
主要信源:(钱江晚报——晚潮|云松书舍:一半是剑影,一半是书香)(中国新闻网——探访金庸西湖“书房”云松书舍:耗资千万遗爱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